首页 > 科学技术 > 语文知识 > 长恶不悛的意思 长恶不悛的典故

长恶不悛的意思 长恶不悛的典故
2017-05-15 02:06:45   来源:   点击:

     ◣长恶不悛的意思◥

    义参「怙恶不悛」。见「怙恶不悛」条。

     ◣长恶不悛的典故来源◥

    此处所列为「怙恶不悛」之典源,提供参考。

    《左传.隐公六年》五月庚申,郑伯侵陈,大获。往岁,郑伯请成1>于陈,陈侯不许。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陈侯曰:「宋、卫实难2>,郑何能为?」遂不许。君子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3>,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4>将能乎?」

    〔注解〕(1)成:和解、媾和。(2)难:音ㄋㄢˋ,灾祸。(3)悛:音ㄑㄩㄢ,悔改。(4)其:同「岂」,难道。

     ◣长恶不悛是谁的典故 长恶不悛典故解析◥

    此处所列为「怙恶不悛」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怙恶不悛」原作「长恶不悛」。据《左传.隐公六年》载,春秋时,结邻的陈、郑二国时常发生争端而彼此交恶。後来郑国曾提出请求,希望能够与陈国和平共处。当时,陈桓公弟五父认为广结善缘是国家的重要施政方针,因此建议接受讲和。但陈桓公却认为宋、卫两国才是难以对付的敌手,郑国算不了什麽,就拒绝接受郑国的讲和。结果在陈桓公六年五月时,郑国入侵陈国,陈国大败,被掳去许多财物及俘虏。对於这样失败的结果,当时的人便加以评论说:「善不可丢失,恶不可滋长。」陈桓公因为不广结善缘,让恶因滋长蔓生而不知悔改,随之而来的便是自取祸害。後来「怙恶不悛」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人作恶多端,不肯悔改。

    Chang E Bu Zuo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赴死如归的意思 赴死如归的典故
下一篇:落雁沉鱼的意思 落雁沉鱼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