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
义参「张冠李戴」。见「张冠李戴」条。
◣典故来源◥
此处所列为「张冠李戴」之典故来源,提供参考。
#宋.钱希言《戏瑕.卷三.张公吃酒李公醉》1>唐武后时,有「张公吃酒李公醉」之谣。张公谓易之,昌宗兄弟也,李公谓中宗也,此即「薛王沈醉寿王醒」之意。一日士人有犯夜而非其罪者,举此为辞,官遂命赋其事。士人援笔立构数言,主者笑而释之。此语流传至宋,则宗门老宿,无不拈出来作对答人底话头,味之却真有不可思议道理在。其时又有「张公帽儿李公戴」,至今相传又有「张三有钱不会使,李四会使却无钱。」之谚,疑亦是此意耳。後世行市语有「张三李四」,皆非漫然无本。「鲁酒薄,邯郸围」「罪生甲,归乙」,事机莫测,曷足怪乎!诸老先生乃谓皆是乱说,然则圣人何以择言於刍荛。
〔注解〕(1)典故或见於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二.张公帽赋》。
〔参考资料〕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棳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以戴之,于长隐君乃岸帻而亵礼,木子居士反峨冠而壮仪。」亦可谓善谑者。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张冠李戴」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张冠李戴」这句成语,原本出自唐朝的谚语「张公帽儿李公戴」。「张公」是指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李公」则是指武则天的丈夫中宗,当时人可能用这句话来暗讽武则天不守妇道,私生活淫乱,就好像把这个人的帽子,错给那个人穿戴。与此类似意思的谚语,还有「张公吃酒李公醉」、「张三有钱不会使,李四会使却无钱」等。後来「张冠李戴」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名实不符或弄错事情、对象。
Li Dai Zhang M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