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
义参「花言巧语」。见「花言巧语」条。
◣典故来源◥
此处所列为「花言巧语」之典故来源,提供参考。
《朱子语类.卷二○.论语.学而篇》或问「巧言令色,鲜矣仁」。曰:「只心在外,便是不仁也。不是别更有仁。」「巧言令色,鲜矣仁!」只争一个为己、为人。且如「动容貌,正颜色」,是合当如此,何害於事。若做这模样务以悦人,则不可。或以巧言为言不诚。曰:「据某1>所见,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1>弄笔端做文字者,便是。看做这般模样时,其心还在腔子lwg 否﹖」
〔注解〕(1)某:自称语。此指朱熹(西元1130~1200),字元晦,後改字仲晦,晚号晦翁,又号晦庵、紫阳。宋婺源人,侨寓建州。累官宝文阁待制,卒諡文,後世尊称朱子或朱文公。其学以居敬穷理为主,集宋代理学之大成。(2)举子:被荐举应试的士子。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花言巧语」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论语》里曾记载孔子的一段话:「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话说得很动听,脸色装得很和善,可是一点也不诚恳,这不是仁的表现。宋代理学家朱熹在与学生讲解这段话时,解释说:「做任何事都要有诚心,没有诚心便是不仁。说话动听、和颜悦色,本来就应该这样,而且也不害事,但如果为了取悦别人而不诚心的话,那是不可以的。」「巧言」二字有人解释为说话不诚恳,朱熹告诉学生说:「依我之见,巧言是指虚假好听的话,今天有不少读书人舞文弄墨,妙笔生花,但写的尽是些言不及义的文章,就是所谓的巧言,也就是『花言巧语』。」朱熹用「花言巧语」来解释《论语》里的「巧言」二字,後来「花言巧语」就被用来形容虚假而动听的言语。
Hua Zui Hua S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