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鸾是南齐开国皇帝齐高帝的侄子,因父母早亡,他从小就被齐高帝收养。公元493年,齐高帝的儿子齐武帝已气若游丝。临终前,齐武帝立南郡王为皇太孙,任萧鸾为侍中、尚书令,以辅佐皇太孙。齐武帝驾崩后,南郡王登基为帝。按说,身为皇亲贵族且身兼重任,萧鸾应该好好为国效力,以报答齐高帝的养育之恩。然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随着地位提高,萧鸾的野心越来越大,并于公元494年废杀南郡王,自立为帝,史称齐明帝。这一年,萧鸾42岁。萧鸾(452年―498年9月1日),字景栖,小名玄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南北朝时期南朝齐第五任皇帝,494年12月5日―498年9月1日在位。
网络配图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大权在握之后,萧鸾甚至把屠刀对准了齐高帝、齐武帝的后人。
因萧鸾的篡位行径引起朝中非议,萧鸾害怕平静下的暗涌会瓦解他的统治,于是心生歹念要想堵住漏洞,就要掐灭源头之水!他一不做二不休,将齐高帝和齐武帝后辈中那些有能力的子孙一一处死,只有几个涉世不深的孩子因为年幼,侥幸逃过一劫。
可惜登基四年后,一场大病就找上了萧鸾,辗转病榻,他忽然生出强烈的危机感。想到自己病入膏肓,而身后人丁不旺、兄弟稀少、子孙无几,仅有的几个孩子又个个年幼,而且当年自己手下留情的齐高帝和齐武帝的孩子如今都已渐渐长大,且能干。两相比较,萧鸾觉得他们对自己的后代无疑是最大的威胁。萧鸾坐不住了,要想实现权力的顺利交接,就必须解决“近亲寡弱,高、武子孙日益长大”这一问题。
想到这里,萧鸾浑身冒冷汗,简直没心思躺在床上养病。他一骨碌爬起来,在屋里踱来踱去想对策。闪念之间,一个罪恶计划完整出炉。
第二天起,萧鸾开始一反常态地拖着病体上朝,并且每次回宫后都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心腹大臣陈显达见他愁眉不展,也不敢多说话,只好身前身后小心翼翼地侍候着。
终于有一天,萧鸾“无意”中吐露了心声“我的儿子、侄子们都太小,而齐高帝和齐武帝的孩子都已经长大,真让人担心啊!”
陈显达是职场老滑头,听出了言外之意,但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安慰道“皇上不必忧虑,高、武二帝的后代虽然已经长大,可他们手里没有权力,就是想干点什么也兴不起风浪,您大可不必忧虑。”萧鸾觉得陈显达说的这些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又把同样的话题抛给了自己的弟弟。到底是亲兄弟,弟弟建议“不如瞅准时机,将那些倒霉孩子逐个消灭。”兄弟俩研究了数夜,出台了一幕荒唐离奇的杀人方案和一份死亡名单。此后,萧鸾便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杀人表演,并把祸根直接栽到佛祖头上。皇宫东南角有个屋子,每天夜里都灯火通明。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萧鸾每晚都会命人拿来香火亲自焚祭,他一面对着佛像念念有词地祷告,一面泪流满面、伤心欲绝的样子,似乎是在祈祷佛祖保佑后人,尤其是齐高帝、齐武帝的后人。
网络配图
然而,第二天天一亮,皇宫里就会传出齐高帝和齐武帝某位后人死亡的消息。就这样,萧鸾天天晚上都烧香拜佛,每次都流几滴鳄鱼的眼泪,次日一早就会有人死去。
萧鸾想以此证明我已经向佛祖祈祷了,杀人不是我的意思,是佛祖的意思。时间长了,宫里人都知道了这个秘密,一见皇帝拜佛就心惊胆战,吓得腿发毛。
萧鸾太了解舆论的杀伤力了,他做贼心虚,担心有些太正直的大臣弄出什么实话实说,于是又策划了一出别出心裁的表演。
杀人之后,萧鸾会及时通知某心腹大臣准备好奏折,第二天上朝时,这个大臣就会装模作样地奏明死者罪状,说其死有应得。而萧鸾呢,则无比愤怒地呵斥该大臣,说人都已经死了,你怎么能控告他呢?而“坚持正义”的大臣再次义正词严地上奏,说此人罪大恶极,不死不足以平民愤。然后,萧鸾伤心欲绝、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甚至会很痛心地抽搐过去,堪称影帝级的演技派。接下来,那个倒霉的“罪犯”就在大臣的“坚持正义”中名正言顺地死去了。
君臣把朝堂当成舞台,配合默契地把这个坑佛大戏演得入木三分。萧鸾明明是自己想杀害无辜之人,还假惺惺地去拜佛,要请佛原谅他也是出于无奈。如此将虚伪、狡诈、残忍集于一身的皇帝,又怎能真正得到人们的拥护呢?清代某学者对萧鸾屠杀高帝、武帝后人的情况做过统计“高帝之子、孙及曾孙三世为鸾所杀者凡二十九人”,连襁褓中的婴儿也难逃噩运,以至于“太祖、世祖及世宗诸子皆尽矣”。滥杀是有报应的。萧鸾病死时年仅46岁,他身后的11个儿子也相继在宫廷杀戮和其他政治事件中悉数被杀。
网络配图
齐明帝追宋明帝所为,自翦宗枝。结果适得其反,反而削弱了齐朝的统治。其死后数年,南齐就灭亡了。
萧鸾晚年病重,相当崇信道教与厌胜之术,将所有的服装都改为红色;萧鸾还特地下诏向官府徵求银鱼以为药剂,外界才知道萧鸾患病。永泰元年七月三十日(498年9月1日),萧鸾病死,时年四十七岁,谥号明皇帝,庙号高宗,葬于兴安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