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夺取长安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顺利

2020-11-04 02:15:20 作者: 李渊夺取长安

  李渊在高句丽战争结束后,荣升新一代剿匪队长,四处镇压叛乱,并且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利用远在河东的长子李建成,招兵买马,同时对待在身边的李世民,言传身教,权谋、兵法。李渊的儿子们,表现的都很出色,在经常的四处剿匪后,李世民逐渐得到了李渊的信任,同时公元617年,李渊官拜太原留守。史书记载,李渊和李世民在进驻太原后不久,李建成和李元吉,秘密潜入太原。老大李建成一直做着幕后工作,现在来到自己身边,当然要给个机会,锻炼锻炼,于是李渊给李建成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收复河西郡。河东、河西指的都是相对黄河的位置,隋朝时期的河西,地理位置大概在山西汾阳一带,位于太原和长安的中间地带,因为叛乱的影响,河西郡一直渴望有一个强大的武装,可以保护他们的安全,李渊的出现很恰当的填补了这个空白。

blob.png

网络配图

  要百姓归心,兼并战打的损失尽量小,一个最好、也是无数人在用的方案,就是秋毫无犯,不去动老百姓的东西。

  要用行动,告诉当地的百姓:出兵,只是为了更换领导,稳定地方建设,没有兵荒马乱,老百姓才能丰衣足食,他们的要求很简单,能吃饱饭就行。

  但是这对于李建成来说,还是有点难度,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兵,不是正规军,前面已经说了,大部分是镇压叛乱时,收编的乱民,有正经工作的,谁愿意提着脑袋造反。

  乱民也有他们的特点,就是到了战场上,有一股狠劲,横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这帮人打仗不错,但是不好管教,这就是李建成带领军队,接收河西的难点。

  本来想秋毫无犯,干净利落就把城给收了,集中力量,进攻长安,但是手底下的士兵们,不大听话,怎么办呢?

  1这样的问题,很多将领采取的行动,都是一致的,干嘛?杀!不听话,杀,违抗命令,还是杀,李建成不是这样,他的行为,甚至有点纵容,怎么说呢,士兵们吃了拿了,李建成在后面买单就是了,目的还是收买人心,百姓和士兵的心,都买了。

  (取悦百姓,是成本最低的造反方式)

  李建成收买人心的策略很成功,等到了西河郡,大部分士兵、百姓都降了,除了郡丞高德儒。

  这个高德儒,原先是杨广的贴身保镖,官职是亲兵校尉,在皇帝身边当差,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几二十年,就被下放锻炼,再提拔就是高管,杨广看着老高也不容易,正好用人,就安排他去做了河西的郡丞。也是老高的运气不好,以为熬出头了,没想到,全国都在闹起义,离心离德,士兵没有斗志,李建成的进攻,很顺利地攻破了河西郡的大门,同时,高德儒兵败被杀。从出发到占领河西,李建成只用了九天时间,李渊很高兴,任命李建成为左三路统帅,李世民为右三路统帅,进攻长安。在通往长安的路上,李世民遇到了一个对手,类似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太原到长安,除了河西,还有一个重镇,就是霍邑,也就是现在的山西霍县,靠近临汾。

blob.png

网络配图

  李世民,准确来说,应该是李渊,遇到的对手,叫宋老生,官拜虎牙郎将,正是在他的手下,李氏父子遇到了,起义以来最大的危机。

  当时留守长安的,是杨广的孙子杨侑,他的父亲叫杨昭,是杨广的长子。

  大业元年,也就是杨广刚继位,杨昭的太子名分就定了,史书上记载,杨昭身强力壮、能拉强弓,为人谦和,属于少年老成的人物,杨坚喜欢,杨广也喜欢,可惜成为太子的第二年,生病,死了。

  再强的身体,也挡不住病毒的侵袭。

  杨昭死后,杨广很伤心,再没确定太子人选,只是内心上,可能爱屋及乌的原因,在杨广远征高句丽的日子,留守长安的藩王,一直是杨侑。

  李渊叛乱了,杨侑应对的方法,就是死守霍邑,他先派虎牙郎将宋老生率精兵两万,进驻霍邑,再派屈突通带着剩余的骁果军进河东,从侧面牵制李渊,无论战术还是战略上,似乎都没有问题。

  当时老李家的部队,满打满算,只有三万,用这点兵力攻打城高墙厚的霍邑,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三万VS两万,杂牌军VS正规军,而且还是攻城,显然没有胜算,更重要的是,李渊把全部家当都拿出来,准备造反,现在木已成舟了,大本营太原却不安静了,刘武周的起义部队,声势浩大,准备攻陷太原。

  (前有强敌,后无退路,遇到绝境了)

  摆在李渊父子面前的,有这么几条路路:

  打,很可能打不过,因为连日的大雨,再加上粮草问题没有解决,李渊的部队士气低落;

  但是不打,耗也耗不起,等到屈突通驰援霍邑,前后夹击,迟早也会完蛋;

  如果撤退呢,也不行,刘武周原来是鹰扬府校尉,起义后投降了突厥,现在势头正猛,回转枪头,不说能不能打败刘武周,至少造反的梦,破碎了;

  换路更不现实,缺粮又是下雨,路不好走,而且霍邑是必经之路,绕路就失去了先机。当个老板,真是操碎了心,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所以造反不是人人都能干的,心理压力太大,随时都有可能掉脑袋。结局我们是知道的,李渊赢了么,不然也不会有唐朝几百年的盛世,那怎么赢的呢?李渊七月起兵,随后抵达霍邑附近,遭遇大雨后,没有急着进攻,他在等,到了八月,雨停了,粮草也到了,解决了燃眉之急,刘武周方面,李渊一开始就做了准备,这次去长安,李渊只带了李建成和李世民,李元吉留在了太原,目的就是守住自己的根据地。但是,眼前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兵力不够,这是李渊愿意继续等的另一个原因,因为不久,军司马刘文静回来了,同行的,还有突厥的一支骑兵,由突厥大将康鞘利率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