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暖,高考、中考又将如期而至。考季凶猛,自古如此。在中国,博得前途、获得良好的出路、改变自己乃至家人的命运,考试是唯一的办法。只有考上了,才能走出去,才能得到更多的机会,因此,从古至今,人们都对考试十分重视,而且特别重视它的公平性。
网络配图
在中国,考试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和成熟的过程。隋唐之前,比较时兴的是举孝廉,也就是推荐有才华者当官。但它的弊端迅速显现,主要就是举荐者(多为官员和贵族)有很大的徇私空间,可以用举荐的权力来获取利益,从而堵塞底层的上升空间。而国家也无法获得真正的人才。于是,科举考试就应运而生。无论是谁,都可以参加各级考试,一步步走出来。虽然它依旧有着残酷的一面,但就选拔人才而言,它已经是相对合理、公正的了。道路崎岖,但这毕竟是条道路。
考试五花八门考生自己写榜单
科举考试初期,可不是只有八股文,诗词歌赋都考过。《茶香室丛钞》引明朝著作说,元朝在没有灭南宋的时候,是用元曲来进行考试的——出上一个题目,让考生填曲。难怪元朝戏曲如此发达,合着考试选拔的都是编剧编曲。无独有偶,北宋徽宗年间考试,要求考生看着画说出一句唐诗,“得画外趣者登高第”。所以有“宋画元曲,千古无匹”之说。当然,正史里并无这样的记载,也许只是个别考试的个别行为,但足以说明,古人的考试,并非像我们想象的一样索然无味。
考试内容繁杂,考试方式也不太正规。唐朝时候,考试竟然不将试卷上考生的名字糊起来。考上考不上,全由主试官说了算,叫“通榜”,这就为走后门儿大开绿灯。有时候主试官不想看卷子,干脆委托给不相干的人来定榜单,甚至会找考生来写榜单,这也太不严肃了。有一年考试,考官竟公然在考场里说:“诸位都是一时英俊啊,可惜了,无人来救。”当时在场五百多考生,面面相觑,不知道他想说什么。有个七十多岁的老考生叫袁枢的,问了一句:“您……啥意思?”考官答:“没有榜单啊。”合着他懒得看卷子,榜单竟然没写。
袁枢说:“要不,我来吧。”主考官闻听大喜,立刻把这个艰巨的任务给了袁枢。袁枢真不含糊,接了纸笔,稀里哗啦一挥而就,写完了,就是状元那名字还空着呢。考官问:“那状元是谁啊?”袁枢说:“状元啊,非老夫不可。”得,他就这么成了第一了。
作弊和泄题招致最严厉的惩罚
人生总要经历许多大大小小的考试,但如果觉得某个考试可以耍小聪明,那就大错特错了。
网络配图
明朝有一种专门的太监,叫随堂秉笔,就是抄抄写写的记录员。以前招收这个职位,是由司礼监推荐,到了崇祯年间,就需要考试了。崇祯十二年夏,司礼监负责人叫李承芳,他手下有个叫顾三聘的,想考随堂秉笔。千不该万不该,顾三聘找到一位王建鼎,代写了一篇作文,当做考试答题交了上去。结果被人告发,这下子,老上级李承芳也救不了他,只好上报。得知情况的崇祯皇帝二话没说下了指令:顾三聘杖毙,王建鼎发往南海子,一辈子别想在宫里混了。
大名鼎鼎的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也折在作弊上。弘治年间,唐伯虎考取了顺天府的解元,次年和江南著名的富二代、好友徐经(旅行家徐霞客的爷爷)一起进京会试。由于有老师梁储的推荐,唐伯虎到北京后就投奔了考官程敏政。程敏政曾经考到过顺天府第二名,所以对这位才华横溢的晚辈非常喜爱,还为他的诗集写了序言。有考官提携,又满腹诗书,状元还有跑吗?于是整个舆论都预测唐伯虎将会是本科状元,引起了参考考生的极大不满。考试过后,一道偏题竟然真有两个人答对了,于是大家纷纷猜测,这两个人就是唐伯虎和徐经。这时有人告发程敏政有意泄题,虽无真凭实据,但弘治皇帝还是把此事做成了钦案,由锦衣卫(只有皇帝亲手抓的案子才由锦衣卫出面)将程敏政、唐伯虎和徐经逮捕,严厉审问。半年多之后,因为证据不足,三个人才被释放,程敏政已经身败名裂,出狱三天后就病死,唐伯虎和徐经也因为过于狂傲,被永久剥夺了士子的身份,不得再参加科举考试。这件案子还殃及了无辜,据说答对这道偏题的是王阳明,但皇帝为了避嫌,把他从第一降级,点的状元是伦文叙。
当然,最为大家熟悉、也最惨烈的考试泄题案,就是清朝雍正年间的俞鸿图案了。在闽中督学负责组织考试的俞鸿图,因为家人受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泄露了考题,结果被判腰斩。俞鸿图受刑后蘸着自己的血连写七个“惨”字才断气——这让严苛的雍正下决心,废除了腰斩一刑,俞鸿图也作为最后一个腰斩受刑者而留在了历史中。
考试万花筒气着皇帝吓着老儒
●唐朝有一位宋岳,怎么考都考不上。他觉得是因为自己这名字不行,岳(繁体为嶽),脑袋上压着一大山,怎么可能出头呢?就想把那“山”字给去了,可那样就变成“狱”了,依旧不咋地。一狠心,两边的“犬”旁都删了,改名叫宋言了,还真别说,中了个解元。为啥啊?说不清楚。反正那届的主考官冯涯被参作弊,宋言后来也从第一被抹到了第六十五名。这位宋言还真有信心,第二年再考,终于中了个第四。
●到了宋朝,考试就严多了。科举的时候,皇帝还亲自出题。《东轩笔录》里说,有一次宋太宗出的题目是“巵言日出赋”。他去看考生们答题,一边看还一边说呢:“最近举子们风气比较轻薄,写文章不往深里想,就追求早交卷。现在我出这题,比较深奥,就是为了让考生们好好思考,扭转这种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恶劣风气。”结果话音未落,考生钱易交卷了,把宋太宗气得破口大骂,将此人轰了出去。从此以后,皇帝都对科考失去了信心,竟然十年没有举办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