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是谁?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一统天下,第一个称帝的秦始皇嬴政的嫡长子;他是秦始皇死后,最有希望继承父亲的地位,后续的大秦帝国的统治者;他是大秦帝国的第一公子,但他也是一个悲情人物。
扶苏
扶苏作为嬴政的长子,嬴政可是对他寄予厚望的,但是扶苏的性格天生像他的母亲,仁慈敦厚,谦逊有礼,这在后世人眼中,都是比较优秀的品格。但是这些在经过残酷征战的嬴政的眼中,都是缺点,作为一个帝王,是不能够有着妇人之仁的。
年幼的扶苏一面享受着父皇的教导,一面又被自己的父皇所责骂,在这矛盾的处境之中,扶苏只能辛苦的挣扎着。随着年龄的增长,扶苏也渐渐的有了自己的主张,他开始参与朝政,但是他的治国思想和嬴政有着很大的差别。扶苏主张轻徭薄赋,以民为本,不应该再实行重典酷刑。可是秦始皇却没有认识到民众的力量,依然实行重典酷刑。
虽然扶苏为人仁慈,但是有时候也表现的非常刚烈,在“焚书坑儒”这件事情上,嬴政和扶苏有了很大的分歧,扶苏还曾多次以死进谏,但都被嬴政拒绝。父子二人也为此逐渐的疏远,最后,被胡亥和赵高看准机会,用计迫害扶苏,扶苏被贬离咸阳,不得诏,永世不得入咸阳。
秦始皇死后,幼子胡亥和赵高联合篡位,赵高擅自修改始皇帝的诏书,把本该是扶苏的帝位给了胡亥,还赐死扶苏,公元前210年,扶苏自杀身亡。
公子扶苏
扶苏,出生时间不详,死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的嫡长子,二世胡亥的哥哥,姓赢,名扶苏。他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秦朝少有的拥有长远的政治眼光的人才,可惜英年早逝。
公子扶苏
扶苏,作为始皇帝的长子,从小接受正规的皇室教育,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敏锐的政治眼光,最先认识到了民心的重要性,秦始皇也非常器重他,一直将其当做继承人来进行培养。扶苏也没有令秦始皇失望,不仅在政治上面做的非常好,在民间的名声也是非常好的。
和自己的父亲不同,扶苏为人仁弱,非常推崇儒家的孝义之道,为人也非常的正直谦逊有礼,能够真正的做到礼贤下士。他不像自己的父亲始皇帝那样,爱好战争,喜欢以武力来解决问题。也真是因为扶苏的正直,才为自己带来了毁灭的灾难,当时始皇帝的宠臣赵高,因为犯事,被扶苏逮到,扶苏坚持要将赵高处死,但是始皇帝保住了赵高的性命,赵高因此对扶苏怀恨在心。
扶苏虽然为人仁弱,但是在国家大事之上是绝不退缩的,他曾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多次冒死进谏,但都得到始皇帝的拒绝,父子两人的关系渐渐疏远。再加上赵高在其中的挑拨离间,扶苏被派到苦寒之地,和蒙恬一起管理长城的修筑工作。
后来,秦始皇去世,赵高调换遗诏,立始皇帝最小的儿子胡亥为帝,赐死公子扶苏,接到圣旨的扶苏,没有任何的反抗,坦然的接受了死亡。
扶苏之死
扶苏,作为始皇帝唯一一个具备统领大局能力的儿子,最终却被小人害死,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扶苏的死亡,也是导致秦朝二世而亡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扶苏剧照
秦始皇在病重快死的时候,曾立下一份遗诏,命令扶苏将边境军务交给将军蒙恬,自己即刻返回咸阳,主持葬礼,这等于间接地让扶苏继承自己的帝位了。在秦始皇的眼中,自己的子孙之中,也只有扶苏能够继承帝位,并且能够打理好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上。立好遗诏,始皇帝命令赵高派人将这份遗诏送给扶苏,可是当赵高看完遗诏的内容之后,萌生了一个想法,他想立自己的弟子,也就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胡亥为帝。
赵高和公子扶苏一直都不太对付,他曾和蒙恬的弟弟有矛盾,两人结下了仇怨,而扶苏和蒙家兄弟二人的关系非常不错,这也就间接地使得扶苏和赵高的关系不太好。另外,扶苏素有大才,如果扶苏当上了皇帝,自己就不能很好地控制他,从而做到把持朝政的目的。反观二子胡亥,出生在秦国富强的时候,从来没有吃过苦,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再加上赵高这几年来纨绔教育,把胡亥培养成了一个残忍暴戾的皇子,这样的人赵高能够很好地控制他。
赵高想要篡改遗诏,最大的阻碍就是当时的宰相李斯。李斯,身为秦朝开国名相,为大秦建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李斯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他的家族,由于李斯是白手起家的,所以他非常在意自己家族的存亡。赵高以李斯家族来威胁李斯,无奈李斯只得同意赵高篡改诏书的行为。
最后,赵高将改完的诏书,送给扶苏,看完诏书的扶苏,不顾蒙恬的阻拦,在自己的营帐之中服毒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