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末年十三阿哥允祥被神秘雪藏

2021-05-04 00:45:54 作者: 康熙末年十三

  爱新觉罗·胤祥(1686.4.16—1730.5.4),清圣祖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胤祥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亲密,雍正帝待他也非寻常。胤禛继位,封为和硕怡亲王,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务。雍正元年(1723年),命总理户部。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死后令享太庙,上谥号为“贤”,另赐有匾额“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冠于谥前。为了纪念他的功劳,下旨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成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

blob.png

网络配图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康熙在复立允礽为太子。

  与此同时,其他皇子们也都被一一封爵。

  其中,三阿哥允祉、四阿哥胤禛、五阿哥允琪被封为亲王;七阿哥允祐、十阿哥允?被封为郡王;

  九阿哥允禟和十四阿哥允禵被封为贝子。就连八阿哥允禩,也恢复了贝勒之爵。

  但奇怪的是,之前深受康熙宠爱的十三阿哥允祥什么都没有。

  从历史上看,康熙第一次给皇子们封爵时是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当时允祥年纪太小没挨上,情有可原;

  但这次,比他小两岁、而且在废太子事件中顶撞康熙的十四阿哥允禵都封贝子了,允祥这次也没被封,这就显得十分诡异了。

  更奇怪的是,允祥没有被封的原因,很可能是在第一次废太子的风波中,他根本就没有被开释!

  就这样,在康熙的年长皇子中,允祥是惟一没有王爵、“光着身子”的阿哥。

  对照其先前受到的宠信,如果不是允祥犯有重大过错的话,断不至于此。

  更蹊跷的是,随后的十几年里,康熙每次给皇子们发赏银,四千两、五千两的发,但每次都没有允祥的份。为此,雍正后来给允祥封亲王后,说他十几年来“家计空乏,举国皆知”,主要就是指的这事。所以,雍正要给允祥落实政策,一次性给他发二十六万两银子,把前面十几年没有落着的奖金全补回来(但允祥坚决不受,最后拗不过,只得减半收取,领了十三万) 由此可见,从“一废太子”事件后,康熙对允祥的看法发生极大的变化,允祥的地位也一落千丈,由受宠变为有意的排斥和疏远。

blob.png

网络配图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六月,康熙在允祉、允祥和允禵三人的请安折上朱批道

  “胤祥并非勤学忠孝之人。尔等若不行约束,必将生事,不可不防。”

  当时,允祥与其他皇子一起恭阅上述朱批,看到这样的评语心里恐怕极不是滋味。

  在那个时代,被斥为“不忠不孝”,这几乎等同于永不任用,随时有被圈禁的危险了。

  在此之前的一年,也就是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也没有允祥的任何记载。

  在康熙四十九年,允祥重新出现在康熙的随驾名单中,他在这年二月时随同去了五台山,这说明允祥当时已被开释;

  当年闰七月,允祥又被派往蒙古祭奠去世的“三公主”。

  如此看来,允祥似乎是重新复活了,但结合六月的那个朱批,允祥似乎又还没有得到康熙的信任。

  不然的话,康熙怎会让允祉等人对他加以管束呢?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太子允礽再度被废。

  当年十一月,康熙给皇子们发赏银,允祉、胤禛、允琪、允祐、允?几个亲王和郡王发了五千两,允禩、允禟、允祹和允禵几个人也发了四千两。

  而允祥还是一文未得。这就奇怪了!

  按道理,无论允祥是反太子还是保太子,这太子的复立复废,他终归会押对一次吧,怎么会一直受到歧视呢?

  难道真像二月河小说里说的,康熙是把他雪藏起来,为雍正服务?这显然是小说的想象而已。

  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以后,允祥这个名字在康熙末年的官方文件中便基本销声匿迹,不再出现。

  他既没有出现在随驾的名单中,也没有出现在留京的名单中,似乎真的被雪藏了——至少《清圣祖实录》上没有记载。

  不过,在康熙的朱批里还是能看出点蛛丝马迹,康熙出巡时曾在给皇子们的批示中问起允祥腿病之事,并曾亲阅御医奏折进行指点。

  如此看来,允祥是因为生病而不能随驾,据说他的腿病时好时坏,很长时间也未能完全痊愈。但是,因腿病不能随驾或者办事,这和封爵发赏似乎没有本质的联系。由此看来,关于允祥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废太子事件中的情况,其中一定隐藏了天大的秘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允祥在那次事件里一定是犯了错的,而且是不可饶恕的大错。弘旺在《皇清通志纲要》里将允祥同废太子胤礽及被永久圈禁的允褆并列,这也说明允祥在那次事件中罪过甚大。《永宪录》里还有个旁证,说允祥事发后,其师傅法海也受到降职处分,并从皇子的师傅队伍中开除。法海的同僚徐元梦,称法海是“以侍皇子得过”。

blob.png

网络配图

  从法海的情况来看,他和允禵等人关系很好,由此可以推断他是属于反太子的一派,但反太子派在“一废太子”中遭受严重挫败。

  也许法海曾在当时的反太子行动中出谋划策,而允祥又曾在这个事件中有过非常之举,只不过在修撰《清圣祖实录》时已经被删除,后人无从得知具体细节。

  主修《清圣祖实录》的张廷玉是在雍正的指导下进行的,把雍正朝的重要人物允祥的事迹编得七零八落,以张廷玉的水平,若不是有意而为之,简直就是难以想象的。

  更奇怪的是雍正对允祥遭遇的解释,他说允祥“对皇父尽以子道,对二阿哥尽以臣道。由于与二阿哥好,横遭大阿哥妒忌、陷害,因而株连于二阿哥。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