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中心医院首届“十大名医”、副院长、心脏中心主任范甲卯:护“心”人

2020-07-29 21:53:15 作者: 临汾市中心医

开栏语

名医就是软实力。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的坚强领导下,临汾市中心医院锐意改革,积极进取,大力实施“培养名医、创建名科、打造名院”品牌建设工程,于2016年评选出第一届“十大名医”,今年7月8日又启动了第二届名医评选工作,目前评选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为了充分发挥名医典型引领作用,集中展示学科优势和名医风采,临汾日报开设《临汾市中心医院名医风采录》栏目,对评选出的两届“十大名医”进行陆续展示。

本期为临汾市中心医院首届“十大名医”风采展示① ——《临汾市中心医院首届“十大名医”、副院长、心脏中心主任范甲卯:护“心”人》。

范甲卯,临汾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心脏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山西医科大学教授,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核查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基层委员会委员,省医师协会基层心血管病委员会副主委,省医师协会房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心血管病学组副组长。获山西省心电生理起搏专业杰出成就奖、山西省胸痛中心建设杰出贡献专家、“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等荣誉。

专业特长:全市最早进行心脏冠脉介入、起搏器植入术的专家,擅长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

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的完美诠释在医院、在心血管内科。

每到周二这天,市中心医院门诊2楼心血管内科(以下简称心内科)第9诊室外总会排起长队。有从外地慕名而来的、有来复查的,“找范院长”是大家的共识。

“范院长”其名范甲卯,是我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心脏中心主任,他还是山西医科大学教授。副院长、主任、教授……这许多头衔中,范甲卯还是喜欢大家称他为“医生”。

原因很简单,生而为医,就要为“生”而“医”,说来说去,都绕不开“医生”这两个字。顺着时间轴回望,从1983年19岁从医以来,范甲卯用很多“第一次”填补了我市心血管疾病治疗技术的空白。

2002年3月23日,我市开展了第一例冠状动脉造影与介入治疗,手术日期范甲卯至今都记得。“医学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我们医院有能力引进新技术其实对患者来说是很受益的。当时怎么能让手术成功不是难题,难的是如何让患者配合。”患者不愿意接受新的治疗方案,范甲卯很理解,“新东西谁能马上接受?”

不接受,范甲卯就想办法让患者接受。

“第一天,我先和患者普及知识,告诉他们这项新技术的原理是什么,手术具体过程以及术后需要注意什么。第二天,又告诉他们,我会把太原的治疗团队原班请过来。”范甲卯的耐心解释打消了患者的顾虑,终于换来一句,“我们相信你!”

思想顾虑消除了,经济包袱也得帮着“卸”下来。范甲卯又四处协调,最后为接受介入治疗的3位患者免去了医疗费。

后来,范甲卯做介入手术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受益患者也越来越多,这也让他忆起曾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进修时遇到的一位患者。“那位患者一直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在做了造影后发现她并不是冠心病。”这让范甲卯对冠状动脉造影与介入治疗有了极其浓厚的兴趣,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早日把这项技术带回临汾。

怎么带?“别人下班休息,我不休息。”在范甲卯看来,任何疾病都不是单发的,新技术的掌握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他就利用休息时间去其他科室学习,积累更多医学知识,为回到临汾开展新技术增添筹码和信心。

“造影诊断冠心病是医学界公认的‘金标准’,那次手术让我们告别了过去单纯依靠心电图、病史和听诊来诊断冠心病的方法。”谈及这项新技术成功开展是否为他带来了喜悦,范甲卯坦言,“医学的发展永无止境,永远有新技术等待着医生去探索。”的确,医者仁心,能给范甲卯带来喜悦的并不是技术本身,而是通过新技术受益患者的日益康健。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是目前心脏血管疾病临床应用比较广泛而有效的机械辅助循环方法之一。我市第一例用这个方法救治重症冠心病的手术就是范甲卯做的。

“那位患者80多岁,送到医院时发生心源性休克,情况十分危险。”范甲卯分析,这种情况必须马上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从腿部插入导管逆向而上,把内径约3厘米的球囊放进主动脉内,从而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这个过程需要反搏主机参数和患者心脏参数一致,而现实情况是,新购置回来的反搏主机还没有安装调试过,怎么办?

患者的危急病情没有给范甲卯留下一丝犹豫和思考的时间,他先和生产反搏主机的厂家取得联系,对仪器进行安装调试,随后又拨通专家的电话,寻求术中指导。“完全是盲插,导管在身体的主动脉里面,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差,手术风险还是很大的。”大概十几分钟时间,范甲卯成功把球囊放进了患者的主动脉内,大家激动地叫着“手术成功了!”而范甲卯却嘱咐大家不能掉以轻心,“只是放上了而已,必须让它参数合理,不出现并发症,这才算是真正成功。”

医之临病,胜于临敌。为了一句“稳住”,范甲卯一直守到半夜,脑海中反复思考三个问题,“出血怎么办?长血栓怎么办?怎样照顾患者才能让球囊真正发挥作用?”后来,经过范甲卯和心内科医护人员的精心守护,患者的血压心律越来越稳定,呼吸逐渐平稳,肢端逐渐红润,心脏跳动次数和球囊收缩次数的比率从1:1到2:1再到4:1,患者的病情终于好转,心脏功能逐渐恢复,这才宣告了手术成功,范甲卯的心才真正踏实下来。

跟心脏沾边,心内科是距离死亡最近的“战场”。在这里,危重病人多、病情复杂程度高、病情变化快……生命在这里是“未知数”,为了能够与死神在心脏这个生命最脆弱的地方博弈,范甲卯早已种下“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

2011年,一位52岁的男性患者辗转来到市中心医院,指名要找“范医生”。接诊护士看到他脸色发白,带他在急诊室做了心电图,初步判断为冠心性不稳定心绞痛,便护送他到CUU病房。患者刚坐到床上,突然开始室颤,失去意识,范甲卯立即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