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图
因此,《史记》自古以来被史家奉为正史的经典。后来,司马光在著《资治通鉴》时就采信了《史记》的说法:“吕不韦娶邯郸诸姬绝美者与居,知其有娠,异人从不韦饮,见而请之。不韦佯怒,既而献之,孕期年而生子政,异人遂以为夫人。”(见《资治通鉴.周纪五》)。而《战国策》中没有记载的事情,并不代表没有发生,因为《战国策》在历史上曾被列入别史类(即为杂史),可信度比《史记》低得多。其次,司马迁在《史记》中的两段记载:“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和“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前后并不矛盾。因为司马迁首先肯定了吕不韦知道赵姬有了身孕,然后利用与子楚饮酒时,把赵姬献给了子楚。而赵姬对子楚隐瞒自己有身孕,“至大期时,生子政”。
以赵姬后来瞒着众人在雍城与嫪毐生了两个儿子的手段,要在生育时间上做手脚是轻而易举的;而且,生育期的后延也不是没有特例的。再说,吕不韦与子楚最初的约定本来就是一笔交易,子楚在感谢吕不韦帮助他成事时,曾顿首(磕头)说:“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就算子楚知道赵姬有孕之事也是不会向外透露的。况且,吕不韦在将赵姬献给子楚时曾提出条件:将来要立赵姬为后,生子要立为太子。子楚为了嬴得江山,也遵守了对吕不韦的承诺。其三,《史记.秦始皇本纪》是司马迁采用宫庭档案记载的,宫庭档案当然就不会有诸如“姬自匿有身”之类的记载了;但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的索隐中却有:“不韦,阳翟大贾,其姬邯郸豪家女,善歌舞,有娠而献予子楚。”这样的解释。其四,用秦始皇后来对吕不韦的态度来证明他们没有血缘关系,就更站不住脚了。
网络配图
我们知道,集权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是不会念及亲情的,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更何况像秦始皇这样性格暴戾的皇帝呢?因为当时吕不韦对秦的贡献已经到了功高震主的程度,而且,嬴政是吕不韦儿子的说法已经开始在民间流传了(秦灭赵后,嬴政在邯郸坑杀了所有曾与母亲有仇怨的人,因为这些人传播了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而以上这两点恰恰是嬴政最忌讳、最担心的。为了撇清和吕不韦的血缘关系,表明自己是真正的、正宗的嬴氏血统,同时也为了表明吕不韦无功于秦,才有了嬴政写给吕不韦否定一切的信。不过,也许正是这封信,犹如“此地无银三百两”,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不少读书人从这封欲盖弥彰的信中得出结论:秦始皇就是吕不韦的亲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