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奇才张裕昆:被朝鲜文人赞为“王羲之”

2021-05-07 22:24:00 作者: 乾隆朝奇才张

乾隆

网络配图

  柳景明已经从李氏兄弟处得知:张裕昆家中藏有不少书法珍品,“请见米元章、沈石田、赵松雪、仇十洲书”,然而,这一次张裕昆却回答说:“唯有沈画,赵则最多赝本矣。”随即拿出沈石田(本名沈周,号石田,明朝著名画家)的两轴画来,一轴是《淡墨山水图》,另一轴是《锦苋图》,供朝鲜客人欣赏把玩。对于那幅《淡墨山水图》,李氏兄弟和柳景明一致认为是沈石田的真迹,而且是他绘画中的佳品。对《锦苋图》尽管意见不一,也认为即使不是沈石田的原作,也出自名家临摹,绝非“俗笔锦苋”。

  品评完沈石田的两轴画后,张裕昆又拿出一轴傅雯的《渔翁图》,这是一幅罕见的指头画作,“笔势苍然,极有古意”。三位朝鲜客人见到这幅珍品,真是惊喜交集,全部目光都凝视在画面上:

  一渔翁被破布衣、穿麻鞋,右手持贯鱼,左手荷钓竿,须眉欲动,依然有山泽气味。上书“闾山傅雯写意”。

  李氏兄弟和柳景明边观赏边赞叹“真是名画”,急欲知道画家傅雯的出身来历。于是他们从张裕昆的笔下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傅雯是当时有名的大画家,乾隆帝非常喜欢他的画风。有一天,乾隆帝召傅雯进宫,交给他一轴皇帝本人的画稿,“使之渲染”。谁知这幅画到了傅雯手里,便如石沉大海,没有任何音讯。乾隆帝再次召见傅雯,询问为什么迟迟未将画稿交还,岂料傅雯竟然回答:皇上的画稿中有一笔不符合标准,因此根本无法为其渲染。乾隆帝气得真是七窍生烟,命令卫士立即将此人打出去,今后不许他再给别人作画。傅雯因为得罪了皇上,从此再也没有人敢请他绘画,不幸饿死了。

  张裕昆最后展示给客人的是一幅横轴:

  中有一人,年可三十许,眉宇清秀,荫碧梧,手持一卷书而坐。前有太湖石一坐,杂花数朵,又其前朱栏俯池,荷花盛开,小鱼绕行。荷间一童方洗砚池水,坐后一童吹火煮茗,有鹤拳一足,回顾刷毛,其人颜貌依稀可认。

  三位客人欣赏这幅画的时候,越看越觉得画中主人的颜容体貌似曾相识,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此人。他们把这个疑问提出来后,引得主人大笑起来:“此仆之三十岁行乐图也。”客人也随之笑了起来,原来画中主人就是张裕昆本人。张裕昆请求李氏兄弟:“数轴画中,二公就一佳本题诗文,俾燕石增价,如何?”李成仲当场表示,他特别愿意为张裕昆的“行乐图”题写诗文,用以叙述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这就是本文最前面的引用的那段文字,使两百多年后的沈阳人得知当年“万泉居士”的流风溢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