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宠信张氏兄弟 其弟倚仗权势批发“官帽”

2021-06-20 17:10:32 作者: 武则天宠信张

  宠物不过是寻常人家的事情,宠人才是皇帝的事情。男皇宠女人,女皇也没闲着。唐高宗李治死后,武则天就先后宠幸过四个男人。

  然而这四个男宠,却个个结局凄然。

  武则天第一个男宠是薛怀义。薛怀义原名冯小宝。话说这个冯小宝,虽然没有贵族血统,是一位游走江湖,以贩卖药材为营生的小伙子,可是他凭借英俊潇洒,落落大方的先天优势走进了武周政治集团的核心层。  高宗死后,母亲独守青灯黄卷,苦不堪言。这时候,女儿太平公主体恤母亲的心思,把这位江湖游士引进了母亲武则天的晚年生活之中。时年,冯小宝三十刚过,精力充沛,侍寝到位,深得武则天的宠爱。

143A43WRF-2T42_副本.jpg

网络配图

  可是,冯小宝毕竟还是一个没有名堂的人物,对武后来说,这有碍观瞻,很不体面,久之会影响自己的形象。怎么办?这时候,还是女儿太平公主的智慧解开了母亲的心结。为了能让冯小宝合乎情理地往来后宫,武则天接受公主建议,让冯小宝出家到白马寺,做一个僧人。其主要任务是修葺洛阳的白马寺,之后出任住持。即使如此,武后仍然没有放松对他的调教,要求他闲来学习佛教经典,修身养性,提升人生境界。这样一来,既掩饰了身份,又缩短了主从距离。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冯小宝的地位,武则天还亲自为他改名为怀义,赐给薛姓,甚至让太平公主的丈夫驸马都尉薛绍以叔父之礼对待。

  侍寝日久,薛怀义希望能给武后的治政根基添砖加瓦。688年,武后把一项重要的差事交给了他,命其督建明堂。薛怀义真还不负武后所望,把督工之事干得有板有眼、井井有条。为了表扬他的功绩,薛怀义因功被擢为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封梁国公。随后又担任大总管,统率军队,远征突厥,多少显示出了一些才智。人的忘乎所以恰恰出现在有了些微功劳的时候。薛怀义很快变得不知天高地厚,有些骄横跋扈,甚至对御史、宰相都有些不敬。久而久之,他的这种行为也引起了武后的不满。武则天开始慢慢疏远他。

  这时候,御医沈南?走进了武则天的私生活。

  话说薛怀义,当他知道武则天和御医沈南?的事情之后,尝试着挽回武则天对自己的情意。695年的正月十五(上元佳节),薛怀义精心设计了一出上元晚会,可武则天根本不领情。气急败坏之下,正月十六日,薛怀义一把火烧毁了明堂。对于武则天而言,明堂是她得天命的标志,是她号令天下的场所,是武周王朝的象征。明堂顶上一凤压九龙的造型,更是她自身的写照,这些是她毕生追求的东西。相对于政权而言,和冯小宝之间微不足道的私情算得了什么呢!但是,冯小宝凭借着市井无

  奈的伎俩,以期引起武则天的注意。烧掉皇帝心中最神圣的东西,显然威胁着皇帝的权威。

1d本.png

网络配图

  薛怀义当然被杀(一说武攸宁率人暗杀;一说太平公主暗杀;一说是武则天下令诛杀),总之,他肯定死得很惨。

  再说御医沈南?,他为人温和,很知道武则天的心思。这时候,武则天已经年届七旬,身为御医的沈南?尽职尽责,对女皇关心有加。一来二往之中,武则天喜欢上了他,让他侍寝。可是,沈南?长期在宫里行走,养成了唯唯诺诺,看眼色行事的习惯。这还无妨,要紧的是他身虚体弱,成全不了武则天的美意。

  终于在某个良宵,曾经为武后消痒疗疾的沈南?却没有办法医疗自己的命脉,他暴死宫中,把身家性命丢在了石榴裙下。

  后宫一度陷入了清寂落寞之中。

  母亲郁郁寡欢,女儿着急得不得了。时间到了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7年),太平公主把美貌年轻、通晓韵律、能歌善舞的张昌宗引荐给武则天。这个有着贵族血脉的年轻人果然不负公主所望,很快就博得了武则天的欢心。话说这个张昌宗,他的智慧又非常人能及。能够为皇帝宠幸,他思考着要弄出一番大事情。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他很快把自己的哥哥张易之引荐给一代女皇。

  事实上,一开始,武则天和二张的私生活还有点遮遮掩掩的味道,她并没有把他们公开弄到宫中。可这不是个办法,咋办?武则天让他们以在宫里写书(修《三教珠英》)为名,给他们一个在内殿和后宫可以自由行走的名分。

  那时候的武周后宫上演了一幕幕龙凤云雨、消魂溶骨的生活场景。孤独的武则天着实享受了不尽的欢乐。

143A43WRP-11U17_副本.jpg

网络配图

  在和武则天相处的八年时间了,张易之和张昌宗深得武则天的恩宠,历任司卫少卿、控鹤监内供奉、奉宸令、麟台监、封恒国公,赐田宅玉帛无数。易之与昌宗专权跋扈,朝廷百官无不惧之,甚至武则天子侄武三思等一杆子嫡亲都争执鞭辔,呼为五郎。

  武则天晚年,朝政基本上由易之兄弟专擅。太子李显(即被废黜的唐中宗)之子李重润及永泰郡主私下议论二张专政和祖母的私生活。

  张易之知道后跑到武则天那里,一番如此这般地鼓噪诉苦。风烛残年的武则天依旧刚性不改,容不得别人对自己说三道四、指手画脚。遂不问青红皂白,责问太子。太子无奈,为了自己能够苟且偷身,在矛盾与困惑之中缢杀了自己的儿女。

  多行不义必自毙,古人的话语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