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三顾茅庐才从隆中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的“隆中情结”有多强烈?

2022-09-03 03:21:52 作者: 刘备三顾茅庐

  司马徽在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后曾仰天大笑曰:“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由上观之,诸葛不仅不得其时,也不得其主。刘备只要稍稍冷静一点、英明一些,又何至于将个人恩怨置于国家大业之上?

  与东吴之战,是蜀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自此,它变得羸弱疲惫,气数渐尽,只能苟延残喘,屈指计算自己的灭亡之日了。

  此时的诸葛亮,仍以单薄之躯,做着实现隆中决策的努力。荆州一失,二路夹击曹魏的计划变成泡影。二路不成,只能由蜀地一路进击中原了。

  其时,三国之中,蜀国最为虚弱,其兵力、物力远远不及曹魏,连固守保命都要看日子,可诸葛亮却还一再倾力北伐中原。他的这一做法,被不少后人视为以攻为守的明智之策。

  我以为并非如此,若守蜀地,凭借山河之险,以诸葛亮之智之威,完全可以举重若轻。可每一次征伐,带给蜀国的却是在负重的嬴牛背上再加两倍、三倍的重荷,直至耗尽精力,趴在地下为止。

  作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不会不知道他这样做所带来的实际恶果,可他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不禁使我想起了手持长矛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只不过诸葛亮手中握持的是一把轻飘飘而又沉甸甸的羽毛扇而已。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冲刺,虽然没有达到一统天下的目的,但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人格,却吸引、震撼、感动了一代又一代后人。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如果将事业的成功作为价值实现的客观标准,诸葛亮也许只能算是一个失败者,可他在《三国演义》里却实现了专制社会里传统价值观念所限制的一个人可能达到的并为当时社会所接受的最高人生价值。

  史载诸葛亮死了一百多年之后,桓温带兵征蜀,遇见了武侯时的一个小吏,“年百余岁,温问曰:‘诸葛丞相今谁与比?’答曰:‘诸葛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不觉其异,说明平易可亲;不见其比,显示诸葛亮的魅力已超越时空。

  是的,诸葛亮输给了曹魏,但他的人格力量、道德力量、智慧力量、意志力量赢得了后人的信服与崇拜。

  成功也好, 失败也罢, 都与他的隐居隆中密不可分。他的“ 逆天而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是为了实现《隆中对》的战略决策;他受命托孤全力辅助阿斗, 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他的生活俭朴、廉洁奉公、清心寡欲, 是隆中自给自足生活的一种延伸, 更是为了实践他在隆中所形成的“ 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 的人生哲学;“ 诸葛一生惟谨慎”, 不敢弄险, 如果隆中山水奇崛巍峨, 恐怕他在治国用兵上也就能妙计迭出、以奇制胜了……

  诸葛亮虽然走出了古隆中,但终其一生,也未能走出“隆中意识”;他自从走出隆中后便一次也没回过隆中,可他却时时躺在隆中的怀抱里旧梦重温;他虽然听从着道德与意志的力量义无反顾地向前走着,却不时地回首眺望,目光越过重重关山最后落在隆中的上空难以离开……

  这便是诸葛亮怎么也无法化解的,与血肉交融一体的,隆中情结、隆中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