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张柬之的权力有多大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知识网小编一起欣赏。
二张被诛杀,女皇被控制,这场被后世称为"神龙政变"的太子、大臣、皇亲国戚联合军事行动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从长生殿退出,做为主谋人,张柬之、崔玄玮、敬晖、桓彦范、袁恕已产生了空前的危机感。对女皇退位、李显登基,他们已经有把握,但是,女皇的家族势力还在,武氏集团及其党羽足以与李显和李唐大臣们抗衡。五个人正在踌躇,洛州长史薛季昶说:"虽然除掉了二张,但诸武还在,请各位借着兵势除掉武三思等人。
"张柬之、敬晖看着急切的薛季昶,都没有说话。他们何尝不想一举除掉诸武, 但他们没有这个权力。首先,这次政变不但有李显、李旦这些李家王族的参与,更有武三思、武攸暨等人的支持,太平公主既是李家人、又是武家人,李、武两家已经结成了亲密的同盟。创其次, 武三思等人知道政变的危险, 他们走着双保险路线, 在武则天面前,他们不出面;在张柬之等人面前,他们表示支持,并给予一定的帮助,现在张柬之发现他们走的不是双保险路线,而是三保险,他们将右御林大将军武攸宜安排进来,掌握了部分兵权。现在,不但张柬之手里有兵,武氏集团手里也有兵。
最后,张柬之一些人口号是诛杀二张,不是铲除武氏集团。李显本人和武氏集团关系融洽,武则天曾命李显、李旦、太平公主、武三思、武攸暨发誓世代交好,他们的誓文刻成铁券,现在还放在使馆里。李显已经得到王位,自然不会做"背信弃义"的事,话说回来,朝廷局势尚未明朗,李显也不敢轻易招惹武氏集团。
张東之突然有个强烈的疑问,女皇从决定归位李家的时候,就开始努力调和李、武两家的关系。李、武双方在她的努力下,也的确达到了和解,难道,武则天早就防着这一天吗? 她是不是从一开始,就知道她也许会有力不从心的一天,只有最大限度地绞合李武势力,让双方关系盘根错节,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她自己的安全和武家人的利益?薛季昶还在苦劝,张柬之等人只好说:"我们已经做了臣子应该做的事,剩下的,就交给太子吧,他自然会有所处置。"薛季昶一跺脚,叹道:"恐怕我将来,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指制他的潜台词是,恐怕你们将来,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在张行成、李恪、裴行俭之后,薛季昶也成了预言家,他的预言很快就会实现。另一边,太子李显终于定下心神,宣布让武三思等人前来商量国事,张東之心如死灰。他看着长生殿的殿门,里边的女人已经失势,没有东山再起的力量,但是,这个厉害的女人做什么事都要留上几手,张東之能逼她退位,却奈何不了她的势力。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张柬之失误事迹。而且,武则天既然早就声明要传位给李显,张柬之等人的做法,怎么说都要担个"逼迫"君主的嫌疑,好处都让李显和武氏集团占去了。这几个大臣白忙一场,成了他们排挤武则天的工具。
公元七O五年正月二十三,武则天传令由太子监国,次日,又宣布传位给太子。李显继位,仍然称中宗,他首先封李旦为太尉,封太平公主为镇国公主,然后,封张柬之为汉阳王、崔玄玮为博陵王、桓彦范为扶阳王、袁恕己为南阳王、敬晖为平阳王,这五位功臣被时人称为"五王",一时很有权势。这个时候张柬之的心情非常沉重,已经是白发苍苍的他发动政乱,他承认自己有一份私心,但是,就算是给他升官加薪,他还能享受几天?他的最大目的仍是帮助李唐王室, 希望李唐王室能够脱离武媚娘和武氏集团,重新回到正轨上。
现在看来,这个愿望只实现了一半,武氏集团仍然有实力执掌朝野,而且,中宗李显仍称武媚娘为"则天大圣皇帝",并宣布"武氏三代讳,奏事者皆不得犯",最大限度地保证着武氏家族的利益。然后,李显宣布将武则天移居上阳宫,以后每十日,文武百官都要去上阳宫参拜,询问武则天的起居。散朝后,张東之长叹一口气,到底还是武则天有手段,退位后还能享受这样隆重的待遇。正和敬晖等人说话,忽然看见凤阁舍人姚崇正拼命擦眼泪,张柬之气不打一处来,喝问道:"你哭什么! "姚崇回过头,面无惧色,只听他说:"我服侍女皇这么久,突然要离开女皇,怎么能不伤心?
我参与您诛灭二张的计划,为国除害,是臣子应该做的,但最后还是违逆了旧主,我为她哭,算是臣下最后的礼节,又有什么不对?见姚崇态度坚决,张柬之不好再说什么,姚崇还在擦眼泪。这眼泪,正能说明武则天的分量。张柬之,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年人,用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李氏江山能够回到李家人的手里,但是李显却总是让他失望。但是我们都知道张柬之是一个非常有才能,又很有谋略的人,他能够很好地判断天下的大事,虽然自己已经年老,但还是心心念念着自己的故国,一心想着怎样让江山回到李家人的手里。在他的帮助下,李唐江山最终回到了李氏的手里,也算是了结了他的最大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