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非川之战:薛仁贵骁勇善战为何却败给了吐蕃?

2022-09-03 05:48:45 作者: 大非川之战:

  在高原作战,孤军深入的唐军最大的敌人不是吐蕃军队,而是严重的高原反应和艰难的后勤补给。因此薛仁贵采取的作战方针是速战速决。

  其具体部署是:

  乌海地险而瘴,吾入死地,可谓危道,然速则有功,迟则败。今大非岭宽平,可置二栅,悉内辎重,留万人守之,吾倍道掩贼不整,灭之矣。

  具体执行时,薛仁贵率三万唐军精锐快速突进至乌海,“至河口,遇贼,破之,多所杀掠,获牛羊万计。进至乌海城,以待后援”。

  唐军大战之后,武器消耗必然严重,郭待封的辎重部队如果能迅速前进至乌海城,唐军依托乌海城可恢复元气,以待再战。

  但是因为瞧不上薛仁贵的缘故,郭待封“初不从,领辎重踵进”。

  在战机稍纵即逝的战场上,任何迟疑都将产生毁灭性的结果,而且对手还是吐蕃名将论钦陵。

  果然,郭待封的辎重部队被二十余万吐蕃军围困。由于是行军途中,唐军难以固守,因此“粮仗尽没,待封保险”。

  也就是说,因为郭待封执行命令的拖拖拉拉,最终将唐军辎重损失大部,而他自己靠着险要的地势才得以保全。

  此时薛仁贵部在乌海已经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当时唐军辎重应该还有一部分留在了大非岭,因此乌海唐军向这一方向退去,试图依托这些辎重扭转战局。

  而论钦陵不会给唐军恢复实力的机会,他不断集合吐蕃在青海的军力,实力达到了四十万众。薛仁贵与吐蕃军战于大非川,唐军大败。

  最终的结果是:仁贵与吐蕃将论钦陵约和,乃得还,吐谷浑遂没。

  很明显,大非川之战唐军遭到了惨败;即便名将薛仁贵也没能挽回败局。

  这次战役是唐朝立国以来,出征大军罕见的大部损失,而且作战完全没有达到目的。唐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后,在西域乃至于刚刚设立的安东都护府产生了连锁反应。

  西域原西突厥势力在吐蕃支持下屡屡叛乱,使得唐朝相当一部分精力被牵制;而安东方向,新罗也与唐爆发战争,边患连连。

  而唐高宗对于战败也是很恼怒的,领军诸将“诏原死,除名为庶人”。

  三:必败之局

  以往讨论大非川之战唐军战败时,副将郭待封不听命令,擅自率军急进,被归咎为唐军战败的主要原因。

  而薛仁贵本人在谈及此战失败时曾说道:

  今岁在庚午,星在降娄,不应有事西方,邓艾所以死于蜀,吾固知必败。

  毫无疑问,薛仁贵并没有直接言明战败的真正原因,而是将战败责任归结到了天象上。

  实际上,作为一代名将,薛仁贵真的不明白战败原因吗?非也。他肯定知道,但他不能说。这个原因不单单是在郭待封身上,实际上是包括唐高宗在内的整个决策集团出了问题。薛仁贵不是政治白痴,他不会去碰这颗钉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

image.png

  从本文第一部分的背景阐述,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吐蕃在吐谷浑方向的战略侵蚀,唐太宗一朝保持了一定的警惕;但到了高宗时期,东西开疆的同时,是不太将吐谷浑问题太过于看重的。

  我们站在上帝视角自然知道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但实事求是地说,在唐朝以前,青藏高原地区从来没有兴起过什么强力政权,更威胁不到中原王朝,因此唐朝不重视吐谷浑方向,以及其背后的吐蕃是情有可原的。

  根本上来说,唐朝就没把吐蕃放在眼里,在唐高宗眼中西突厥、高句丽,甚至百济都比吐蕃更加重要。

  但是吐蕃却是一个比较可怕的对手。

  唐朝时期的青藏高原比今天的气候要好些,因此人口和生产承载力也是可以的。当然了,这个可以是纵向来比较的,在当时显然也比不上内地。

  吐蕃政权完成整合后,为了更多的利益必然会选择扩张道路,吐谷浑是一定要拿到的跳板。这里对唐来说不是关键性战略方向,但对吐蕃却是发展壮大的必然突破口。

  因此自630年代之后,吐蕃用了三十多年时间持续对吐谷浑用兵、同化。

  当唐朝终于感受到这一方向威胁时,一方面自身精力被东西两大战场拖着;另一方面实际上对吐谷浑的战略预判也出现了错误。

  唐高宗曾在朝廷上问政于吐谷浑方略,文武大臣的态度分别是:

  宰相阎立本认为:民饥未可以师。认为在当前国内经济形势紧张,而且已经在多条战线开战的唐朝,不宜出兵帮助吐谷浑;老将契苾何力的意见是:吐蕃介在西极,臣恐师到,兽窜山伏,捕讨无所得,至春复侵吐谷浑。臣请勿救,使疑吾力困而骄之,一举可灭也。意思是暂不出兵,以示弱于吐蕃,待其松懈时,一举出兵灭之。宰相姜恪则说:吐谷浑方衰,吐蕃负胜,以衰气拒胜兵,战必不亢,不救则灭。臣谓王师亟助之,使国幸存,后且徐图可也。他的意见吐谷浑抵挡不住吐蕃,不救的话,吐谷浑就完了。最好还是立即出兵,先保住吐谷浑,然后再做计议。

image.png

  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姜恪的提议自然是最稳妥的,但是唐高宗犹豫不定,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做。

  但是我们从老将契苾何力的意见中却可得出唐军对于吐蕃的看法:

  唐军担心的不是打不过吐蕃,而是其位置太偏远,军队到了之后吐蕃化整为零,唐军出师无功;同时,如果吐蕃骄傲,敢于集结主力与唐作战的话,唐军一战可灭之。

  可见,唐军高级将领其实真正的担心在于“介在西极,捕讨无所得”,并没有将吐蕃真正的实力放在心上,认为只要其敢打,唐军就能干掉吐蕃。

  于是在670年,唐军真正对吐蕃动兵时,其实军方对吐蕃的看法就直接影响到了作战行动的部署。

  从唐军出兵五万的部署来看,相对于远征高句丽的规模实在算不上大,但这支唐军的最低目标是帮助吐谷浑复国,甚至也有剑指吐蕃王城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