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非川之战:薛仁贵骁勇善战为何却败给了吐蕃?

2022-09-03 05:48:45 作者: 大非川之战:

  这里请注意一点,唐朝认为只要唐军击败了在吐谷浑的吐蕃主力,那么其护送的吐谷浑王族便可召集部众,成功复国,这是完成最低目标的关键,甚至不亚于军事行动本身;而吐谷浑复国顺利,再加上唐军取得大胜的话,便可以吐谷浑为基地,进击吐蕃相机完成最高任务。

image.png

  但是,唐朝忽视了非常关键的一点:

  吐蕃此时已经基本消化完了吐谷浑,其旧王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影响力。实际上吐蕃后来动用的所谓二十万、四十万大军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吐谷浑人,这部分实力本是被计算在唐军可能支配的范围内的,而实际上其不仅不响应唐军,还帮助吐蕃人作战,可想而知唐军将会面临什么了。

  这里,很多朋友可能会有疑问,二十万、四十万会不会是史家为了讳败而夸张出的敌军数字?毕竟当时青藏高原的条件,能一次出动这么多军队,实在是不敢想象。

  实际上,早期的吐蕃是奴隶制的军事部落联盟,“出疆之费,亦无定给,而临阵所得,便为己有”。其出征作战没有专门的正规军建制,而往往是整个部落全部参战,壮年男子在前线征战,而老弱妇孺则赶着牛羊随军行动,提供后勤补给。

  这样的吐蕃军构成往往数字上是非常庞大的,因此我们不能以正规军的标准去看待吐蕃的二十万、四十万大军。同时,也不应说这些数字就是史家夸张出来的。

  但很显然的一点,吐蕃在当地如此动员能力是超出了唐军想象的。

  就大非川之战而言,薛仁贵率军突袭乌海,“多所杀掠,获牛羊万计”,就是吐蕃军当时的真实写照。

  而对待郭待封的辎重部队,其辎重兵在万人以上,另有数千名战兵(其部另有一部应留驻大非岭的工事内)。吐蕃竟然动用了二十万之众,而且这二十万人围攻郭待封,竟然也没能将其全歼。

  经过了乌海和辎重兵的这次大战,薛仁贵对于吐蕃军队有了一定的认识。

  而到了大非川之战,论钦陵竟然集结了四十万之众与薛仁贵会战。

  如果是平原地区,当时的唐军以一敌十的战例并不少见。但是大非川这里是高原地区,唐军骑兵身着重甲进行机动困难重重,重装步兵的战斗力也大大下降,而且辎重还大部丢失。

  因此与吐蕃大军的会战,唐军失利并不奇怪。

  可以说这次的失利使得薛仁贵放弃了通过野战一战而解决吐谷浑问题的想法,但是吐蕃军单位战力较低,攻坚能力较差的弱点也暴露了出来。

image.png

  于是薛仁贵的策略是依托之前构筑的防御工事,开始固守,并在防守战中大量杀伤吐蕃武装。

  吐蕃久攻不下,而唐军孤军无援,再打下去除了双方死伤更多外,恐怕没有别的选项了。因此才有了薛仁贵与论钦陵约和而还。

  很多评论认为,唐军在大非川之战中全军覆没,薛仁贵、郭待封等仅以身免,那都是文学想象。

  唐军如果真到了那个地步,还有什么本钱跟吐蕃约和?而吐蕃如果没有损失惨重,而且还占据绝对优势的话,又为什么要跟唐军约和,还放任薛仁贵、郭待封等安然归唐呢?

  因此大非川之战,唐军失利不假,但吐蕃也是元气大伤。

  从战后吐蕃无力维持在西域的控制,也可从侧面印证大非川之战后青海吐蕃军遭受重创的事实。

  我们前面提到,唐朝这次进军犯了轻视吐蕃实力,同时高估了吐谷浑复国势力两大战略性错误。

  实际上比起这两大战略性错误,即便是郭待封不犯徐进的错误,唐军也很难获得最终胜利。

image.png

  试想如果郭待封将辎重成功送递乌海城,那么面对四十万习惯了高原生活的吐蕃军,唐军就真能战胜吗?

  如果这是在平原地区,如果吐蕃军队的指挥官为一般角色,唐军进行斩首突袭,倒未必没有获胜可能。

  但是这是在高原地区,唐军战力本就被削弱很多,而且吐蕃大将还是一流名将论钦陵,这就很难办到了。

  唐军如果不能彻底击败吐蕃驻军,那么自身无论损失多少,战争行动已然失败了;更何况,当时吐谷浑已被吐蕃消化,所谓的唐军帮助吐谷浑复国根本就无法实现。

  所以唐军这次作战是必败之局,并非薛仁贵个人能够挽回的。

  事实上,薛仁贵在本国决策层出现战略失误,而远征军副将又犯了战术错误,而敌方兵力又远高于预期的极端不利情况下,能大量杀伤敌军,并率残军成功退回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什么叫名将?能打胜仗是一方面,在必败之局中尽可能挽回损失,杀伤敌军也是另一方面。

  大非川之战后,唐朝仍没有对吐蕃形成清晰的认识。

  678年,唐高宗再次征调了十八万唐军与吐蕃战于青海湖,仍是想一战而消灭吐蕃主力,毕其功于一役。但事与愿违,唐军再次败北。

  直到此时,唐朝在真正意识到这个崛起于高原的对手不可能通过一次大战而消灭。此后唐朝转变方针,对吐蕃的作战转为持久战。在西域、河西、陇西、川西方向构筑稳固防线,这才遏制了吐蕃的进一步扩张,但同时百年战争的大幕也就此拉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