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的人才凋亡是诸葛亮造成的吗?看看蜀汉的三起冤案诸葛亮是怎么做的?

2022-09-03 08:19:44 作者: 蜀汉的人才凋

  刘琰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被杀,而且是当街斩首,罪名是让小兵用鞋底子抽了老婆的脸。读者诸君都知道,在封建社会,妇女的地位是相当低的,用鞋底子打脸,只是一般程度的家暴,朝廷连管懒得管,就更别说治罪问斩了。

  刘琰之所以被杀,可能是因为他打了御用之物:“琰妻胡氏入贺太后,太后令特留胡氏,经月乃出。胡氏有美色,琰疑其与后主有私。”

  自觉头上长了韭菜的刘琰,就招呼手下把胡氏揍了一顿休掉了(弃遣)。

  胡氏不但不为此感到羞愧,还找到有关部门去告状,而有关部门的判词也很奇葩,甚至可以跟莫须有相提并论:“卒非挝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

  胡氏能东奔西走告状,说明揍的还不够狠——哪有小兵敢下死手狠揍主母的?

  就是这么一个罪名,刘琰被当众开刀问斩(弃市),即使不弃市,胡金莲或胡巧云胡婆惜胡蓉也不会替他收尸的。

  建安十二年,五虎上将已经一个不剩,糜竺简雍孙乾墓木已拱,刘备的老班底就剩下这么一个刘琰了,刘琰一死,蜀汉军政大权就彻底落到了后起之秀的手中(诸葛亮于同年薨逝)。

  有人说:要是没有丞相诸葛亮下令,谁敢杀位比三公的车骑将军(《后汉书·百官志》:将军比公者四:第一大将军,次骠骑将军,次车骑将军,次卫将军)刘琰?

image.png

  但是咱们说了,诸葛亮也是同年病逝的,病逝之前,正在五丈原与司马懿相持不下。这就是说,建兴十二年是诸葛亮鞠躬尽瘁的最后一年,从前一年开始直到当年农历八月,诸葛亮不是忙着整军备战,就是在前线指挥作战,后方已经被蜀中门阀士族把持,他们要搞死刘备最后的发小,诸葛亮可能完全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也管不了——当时蜀汉内忧外患,外面有一个搞不定的司马懿,军中魏延杨仪也斗成了乌眼鸡,把诸葛亮忙得焦头烂额。

  刘琰被杀,实际是一个阴谋——如果有司衙门把胡氏杖责一顿关进大牢(无端控告丈夫,也是重罪),这事儿就风平浪静了。但是一群有心人偏要把这件事吵得尽人皆知,就是为了让季汉皇室颜面扫地:请天下人看看,元老重臣多不靠谱,后主刘禅多荒淫!

  刘琰从刘备起家的时候就追随左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是刘备集团最后一个元老死掉了,一个群体通过斩杀刘琰而立威,诸葛亮就是知道了,也是管不了、不敢管——丑事已经发生,就让它尽快过去吧,犯不着跟门阀世族闹掰。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刘备起家功臣(先主在豫州,辟为从事,以其宗姓,有风流,善谈论,厚亲待之,遂随从周旋,常为宾客)、排在前三位的高级将领说杀就杀了,开了一个坏头。吴懿接任车骑将军,更是释放了一个极其糟糕的信号:刘备家族已经失去了对蜀汉军政大权的掌控,诸葛亮已经油尽灯枯,无力回天了。

image.png

  魏延杨仪互讼谋反案:诸葛亮防微杜渐还是推波助澜?

  刘琰被诸葛亮放弃,是因为他跟魏延不对付:“(刘琰与)前军师魏延不和,言语虚诞,亮责让之……遣琰还成都,官位如故。”

  魏延是刘备老班底,但是却与刘备的亲信本家闹别扭,自己最后也落得个身首异处三族被诛,而魏延之所以被杀,跟杨仪互相弹劾说对方谋反,只是一个由头,这件事的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黑手在操控:“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

  魏延和杨仪作对,这件事读者诸君都知道,咱们就不再赘述。这里要澄清的一点是:诸葛亮从来就没有说过魏延脑后生有反骨,更没有对他进行打压,至于“遗计杀魏延”更是不靠谱的谣言。

  一向谨慎持重的诸葛亮,虽然不赞成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但是却对魏延青眼有加,不断提升他的官职:“建兴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八年,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杨仪与魏延之争,实际是文官集团与武将集团的权力之争,诸葛亮手心手背都是肉,也是尽量做到了一碗水端平的:“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

  所谓杨仪杀魏延,在正史中是没有的,因为杨仪根本就没那个权利,真正有权的,是费祎和蒋琬。干掉魏延之后,蜀汉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将军大司马一直是文官,姜维在蜀汉即将灭亡的时候,才当了一段时间背锅侠,而他即使当了大将军,也搞不过黄皓和陈祗,只好远离成都,在外面躲灾避祸。

  诸葛亮生前一直处处维护魏延,但是诸葛亮一死,魏延马上被杀,诸葛亮还为此背上了黑锅。通过蜀汉政权这三起冤案,我们看到蜀汉至少损失了两个顶级人才:一个可以跟庞统法正比肩的杰出参谋长彭羕,一个勇悍不下关羽张飞的万人敌魏延。

  这里就有两个问题请读者诸君参详:如果彭羕不死,能否跟着刘备伐吴并确保夷陵之败不会发生?如果魏延不死,执掌军权之后会不会实施子午谷奇谋,能否延长蜀汉的国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