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朝都是由北向南统一,只有这个人做到了南方统一北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十八世纪的西方有这样一种观点:北方的民族之所以强大,是由于寒冷使他们不断地运动,从而造就了坚韧的性格和强健的体魄,所以他们才能征服世界。
这种典型的地理环境论,放在当代并不吃香了。然而在中国帝制史却是存在一种规矩:南方打不过北方。这里说的打不过指的是统一分裂的国家,既最终的结果是北方政权统一南方政权。
当然,在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里存在反复,比如非常有名的赤壁之战,就是北方政权输了。但这只是政权分裂,诸侯割据时期的一次战争。但是从结果来说,中国古代历史确实在大多数情况下由北方统一南方。
整个帝制史从南方打到北方的大约只有朱元璋,朱元璋是史上唯一北伐成功的皇帝。其影响力之大,在孙中山讨伐清朝的时候,借鉴的都是朱元璋讨伐元朝时候打出的旗号,也从侧面说明了北伐的不易。
但朱元璋其实也是北方人,明朝是北方人领导的一次成功的统一战役。而朱元璋本人建立的政权也非常具有代表性,朱元璋在南方建都,但其实合法传递的政权只到了第二世。建文帝朱允炆,朱棣推翻朱允炆的战役就是从北打到南,朱棣继位后迁都北京。
这也符合规矩,南方建都的政权要么像宋,军事能力弱到他们自己都汗颜,要么像明,算到朱允炆,其实时间并不长,此后还有洪秀全政权等。那么,为什么历史上的感觉是北方人厉害过南方人,发多少时候是北方政权统一南方政权。
有人说,古代中国的北方比南方发达,所以具有统一的实力。
然而大江南北不过一水之隔,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
难道气候温暖、物产富饶的江南,不是更适合于发展和进步吗?
东汉时期有句谚语:谚语:关西出将。关东出相,那么地理环境对历史真的有那么大的影响吗?地理关键又是如何影响历史发展的呢?
南北的自然环境差异,首先带来的便是人的体格和物产的差异。北方人更加"大块头"。拿唐代举例,李唐皇室有着鲜卑的血统,因而他们追寻的"以肥为美",其实是指以健康甚至是健硕为美。因为北方人体格更健硕,所以他们才会习惯这样的体格,并发展为对美的追求。
而北方气候相对干旱,低矮的灌木和青草逐渐代替了在南方生长的乔木。而与草类相适应的生物,便是牛羊马等食草动物。在地球有生命以来,绝大多数生物们就一直在为了生存而寻找合适的栖息之地。而水草丰美的北方,就成了出产牛羊的宝地。
健硕的北方人遇到肥美的牛羊,能够在北方获得大量营养的他们相辅相成。同时,北方漫长而寒冷的冬季,让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为了在身体里储存足够的能量来抵御寒冷,因而他们的饭量也相对南方更大。如此,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更加强悍的北方人慢慢出现。
而在牛羊为北方人提供充足营养的同时,马匹和更加平坦的地势,也让北方人逐渐进化成了"马背上的民族"。起初人们主要将马运用在放牧上,但后来这种快捷的"交通工具"让广阔的草原上有了移动速度更快的军队。战国时期的赵国,就是因为北边与匈奴接壤,才认识到骑兵的可怕战斗力,进而学习匈奴的骑射技术,培养出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
而北方人在这片广袤天地里养成的豪放性格,让他们在军事思想上,表现出更加具有侵略性,更善强攻的特点。加上北方的游牧民族,常常要逐水草而居,养成了很强烈的机动性意识。这种意识在战场上,不仅让军队更加灵活,还有利于他们把控局势,寻找有利时机。
北方的物产加上北方人的性格,就让"侵略"和"劫掠"成了他们习以为常且非常擅长的事。因而很多时候,南北发生战争,都是北方人肩负了挑起战争的重任。
而南方所面临的环境,则和北方大相径庭。多雨而潮湿的自然环境,让密林成为大地上最广阔的存在。江河交错,湖泊星罗棋布,
活跃在其中的不是高头大马,而是尾尾游鱼和体型小的鸡鸭。
相较于北方人的牛羊肉,南方的鱼更加常见。而多吃鱼少吃陆地动物的结果是怎样的呢?看看古代日本就知道。日本长期以来都在执行"禁肉令",尤其是江户时代,这一禁令被执行得更加彻底。然而禁肉给日本人带去的,便是矮小的身材。中国古代的南方人,虽然没有日本那么营养不足,却也远远落后于北方人。
而南方的船桨和清溪、鲜花和清茶,让南方人的性格,也远不及北方人来得豪放。那吴侬软语,那水乡柔情,怎么看,都不像是适合上战场拼杀的。而这种谦逊温柔的性格,还让南方人更加保守。性格里的"柔弱"和以和为贵的文化,让南方人安心于一隅,不喜于人争抢,就更别说主动给北方人来个突袭了。
加上南方没办法给大量马匹提供足够的食物,也没办法给他们提供足够宽阔的天地奔跑,因而南方少有强大的骑兵队伍。在和北方交手的时候,南方人就只能拿步卒对抗骑兵。这就像是小孩和大人打
闹,最后被拍到脑袋的,总是小孩一样。本来,南北各有各的天地,人们都在各自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和平共处了几千年。然而随着人们从小部落发展为大联盟,从几十口人相聚为生到成千上万百姓共筑家园,人口的发展让南北,主要是北方,有了对土地和物产的更大的需求。因而在气候恶劣的时期,北方人就更容易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