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臣传》中的洪承畴为什么深得乾隆认可?洪承畴是个怎么样的人?

2022-09-12 02:29:04 作者: 《贰臣传》中

  洪承畴到江宁后,采取恩威并用、剿抚兼施的手段来稳定清朝的统治。至顺治四年(1647年)底,洪承畴因请假回乡料理丧事时,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已大为减弱。次年四月,洪承畴回京,仍以内院大学士处理政务。可以看出,清廷对他是极度信任的。

  顺治四年,大西军余部在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军率领下,占领云南,贵州及其周围的四川、广西部分地区,以云贵为中心重建农民军政权,四将军同时称王,而尊孙可望为“国主”。

  顺治九年(1652年),大西军领导人在实现与南明永历政权的联合抗清后,决定出师北伐。兵分两路:一路由李定国率领,共八万多人,取道贵州,经湖南攻打广东、广西;另一路由刘文秀率领,共六万多人,由云南东部出四川、下重庆、取成都,目的是拿下关中。主帅孙可望由云南赴贵州,居中策应指挥。

  这两路大军进展顺利,大西军于九月占领广西全境,并攻入湖南,连下衡州、连州、长沙、常德、岳州等城,出兵七个月,复州郡十六,辟地三千里。是年底,清朝派敬谨亲王尼堪率兵十余万攻打长沙,大西军主动后撤,在衡州设伏,阵斩尼堪,天下震动。

  顺治十年(1653年)五月,清廷起用洪承畴主持南方战事,委以全权。顺治帝在召见洪承畴时说:“朕遍察廷臣,惟你堪当此任,兹特命卿经略湖广、云南、贵州等处地方,总督军务,兼理粮饷。巡抚、提督、总兵以下,听你节制,兵马粮饷听你调发,文官五品以下、武官副将以下,有违命者,听从军法从事。”

  洪承畴出师,正值大西军孙可望与李定国内讧,时机极为有利。顺治十三年(1656年),李定国率军奔至贵州安隆,迎永历帝赴昆明。孙可望在贵州,以“清君侧”为名,于第二年发兵十几万攻打昆明。由于孙可望的部将阵前倒戈,李定国军大胜,孙可望到长沙投降了洪承畴。

image.png

  不久,洪承畴调吴三桂自从四川,卓布泰自广西攻取贵州。清军占领之后,顺治帝令信郡王多尼为安远大将军,率八旗劲旅至贵州,与四川、广西的清军分三路进攻云南,李定国大败,永历帝则逃到缅甸。

  顺治十六年(1659年)三月十六日,洪承畴抵达云南,认为云南险远,上疏建议以王公镇守,清廷于是命吴三桂镇守云南。洪承畴又以云南气候恶劣,主张暂停进兵,也被采纳。

  同年十月,洪承畴以眼疾请求退休,顺治帝在批准他的谕旨中称:“卿久任岩疆,劳绩茂著,今滇黔初辟,正资弹压料理。览奏目昏衰老,特准解任,回京条理。”洪承畴抵达北京不久,顺治帝病逝,年仅八岁的康熙帝即位。

  洪承畴再次恳请退休,清廷同意。经部议,予三等阿达哈哈番(轻车都尉)世职。康熙四年(1665年),洪承畴死于北京家中,享年73岁。

  结语

  洪承畴的一生,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前半生在明朝,镇压农民起义,后与清军作战失败被俘,皆不应肯定。后半生投降清朝,为清朝征服东南和西南出谋划策,效力行间,其中镇压人民抗清和农民军余部,确实造成了一定的人力物力的破坏。

image.png

  但从清朝势力日趋强盛,实际成为全中国新的统治者,并迅速完成对全国的统一来看,洪承畴审时度势,发挥自己的才能,所做出的努力,于社会进步有利,这一点应该予以积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