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什么要举国之力去找汗血宝马?真相是什么

2022-09-12 09:58:27 作者: 汉武帝为什么

image.png

  很快,多方消息汇总,张骞所言不虚:大宛国有山高入云间,其上有天马,只是根本无法捕捉。当地人想了个办法,找来一些漂亮的五色母马放在山脚下。于是天马下山与母马交配,产下的马驹都汗血,称为“天马子”。

  尼玛,原来大宛马才是天马。汉武帝立即派出使臣带了重礼(其中有一匹黄金铸的马),不远千里“求大宛善马”。

  汉武帝天真的以为,一马换一马,大宛国并不吃亏。然而,传回的消息却令他抓狂不已——大宛国不但拒绝了汉使,估计还出言不逊。天朝大使见大宛国主如此霸蛮任性,盛怒之下当场用锤将金马击得粉碎,然后拂袖而去。

  事情发展到这样,还有挽回余地,可是大宛国国王听了手下人的建议,恶向胆边生,竟然派人劫杀了汉使,抢夺了财物。

  不答应也罢,居然胆敢谋财害命?

  敬酒不吃吃罚酒,被赤裸裸打脸的汉武帝立刻决定还以颜色。立即命宠姬李夫人的兄长李广利为“贰师将军”,率领数万人马前往大宛“取善马”。

  此前,汉军以700骑人马大破楼兰,这一次派数万人攻大宛,无疑可以犁庭扫穴。就在李广得率军出发后,自信心爆棚的汉武帝居然找来两个驯马高手,准备为自己专门挑选驯化汗血马(“拜习马二人为执驱马校尉,备破宛择取其善马”——《汉书-李广利传》)

  哪知道好事多磨,汉军出师不利,西域各国坚壁清野,汉军因为后勤粮草不济,只得退兵。

  第一次攻大宛铩羽而归,汉武帝并没有气馁,事隔一年后,李广利率军再次踏上征途。

  吸取了上次失败教训,这次汉武帝为六万远征军调集了十万头牛,三万多匹马,数以万计的毛驴、骆驼运送军械物资。因为折腾的动静太大,以致“天下骚动”。

  汉军从敦煌出发,六万人马兵分几路直扑大宛。那些西域小国见势不妙,立即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踊跃支前。大宛国军兵拼命抵挡,奈何寡不敌众,只好龟缩在都城中负隅顽抗。

  三万汉军(另外三万已经战死)将大宛国都围得铁桶一般,为了彻底击垮大宛军民最后的抵抗,汉军又绝了城中水源。

  在围困四十天后,大宛城内的贵族大臣终于动摇,派人出城主动与汉军接洽。使者指出,汉军劳师远征要的不过是大宛马,如今大宛名马全在城中(得知汉军大至,大宛国已经将汗血马悉数藏匿于城中),如果汉军愿意退军,和平解决争端,那他们就杀死国王,交“出善马”;如果汉军坚持进攻,那他们就“尽杀善马”血拼到底。

  李广利自然知道劳师动众不远千里来大宛,究竟为的是啥,当即点头同意。

  于是,大宛贵臣杀死国王,献城。汉军如愿以偿“取其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牡牝三千余匹”。

  终于,汉军在死伤数万、耗费无数,历时四年后,终于取得了征伐大宛的胜利。

  汉武帝兴师动众,劳民伤财的两次远征大宛,只是为了得到几十匹汗血宝马吗?这样做究竟值得吗?

  答案是肯定的。

  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国对汉王朝的认识仍是模糊的、抽象的,仍然依附匈奴,经常阻拦和截杀汉使,隔断丝路交通。等到汉武帝两次对大宛用兵,见识到汉王朝军事实力后,情势大为改观,“西域震恐,多遣使来贡献。”汉朝与西域各国间“使者相望于道。”

  表面上看,汉王朝为了几十匹马就付出了沉痛代价,的确是得不偿失。但从国家战略的层面仔细想来,在经济、外交等手段无效后,如果不施以霹雳手段,所谓凿通西域只能是一厢情愿,竹篮打水一场空欢喜罢了。

  汉武帝在得到大宛汗血马后,又把大宛汗血马称为“天马”,乌孙马则更名为“西极马”。喜获天马的汉武帝心花怒放之余作歌纪其事,辞曰: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

  汗血马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呢?金庸大侠笔下的郭靖大侠坐骑即是,请读者自行脑补。

  好端端的马,怎么不流汗,却流血呢?遇事喜欢钻牛角尖的西方科学研究分析,从病理学的角度得出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结论——原来,所谓“汗血”不过是钻入马皮毛内的一种寄生虫,这种寄生虫喜欢寄生在马的臀部与背部。只要马身上有了这种寄生虫,两个小时后马身上就会出现往外渗血的小泡。

  汉武帝日理万机,怎么会去读《周易》呢?

image.png

  原来,汉武帝本来是信道的,希望长生不老的他在三番五次被几个道士骗了之后,不再相信他们,转而去儒家经典中寻找长生的秘方。

  得了西北大宛国的善马,如果可以骑了天马白日飞升最好,如果不能,退而求其次改良一下汉王朝的马匹岂不美哉?

  如此一举数得的事情,不去做才是傻瓜。

  至于究竟是穷兵黩武,还是雄才大略,汉武帝是根本不会在意后人评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