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跟诸葛亮相比谁厉害?他差在哪

2022-09-12 13:15:27 作者: 姜维跟诸葛亮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知识网小编带来的《三国演义》中九伐中原的姜维,在历史上比诸葛亮差在哪?《三国演义》里,姜维可以称得上后三国时代最耀眼的人杰之一。在罗贯中的艺术塑造下,姜维武艺高强,智谋超群,加上过人的胆略,以至于其“九伐中原”的精彩程度完全不输于诸葛亮的“六出祁山”。

  可以说这是小说家笔下极高的赞赏。

  然而正史里却不是这么回事。陈寿写《三国志》替姜维立传,对他的评价并不友好:

  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

  短短一句话,直接将姜维坚持一生的北伐断言为“追名逐利”、“穷兵黩武”,其言辞之犀利,可谓毫不留情。

  而与此同时,作为姜维的前任——诸葛亮五伐中原获得的评价却是“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被委婉地称为“有风度”的失败。相比之下,二人高低立见。

  结果如此,必是原因所致。那么,如果我们以后世人的视角来审视姜维的北伐,他究竟比诸葛亮差在了哪里?

image.png

  先从一件小事说起。

  公元261年,东吴大臣薛珝因购买战马一事奉命出使蜀汉。归来后,吴主孙休问及当今蜀汉国情,他回答说:

  主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有菜色。

  大意是:主上暗弱而不知道臣子的过错,臣子也苟且着得过且过,朝堂上没有一句正直的谏言,田野间却满是饥饿的农民。

  这句来自盟国使臣的答话,因其具备的客观真实性,历来被当作蜀汉后主刘禅主政时期昏庸无能的证据之一。但其实从北伐角度看,这也恰恰暴露出了姜维北伐的第一个问题——内部混乱。

  这种混乱首先体现在朝政上。

  在诸葛亮时代,蜀汉的朝政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高效廉明。

  由于刘备去世前赋予了诸葛亮“君可自取”的政治遗嘱和诸葛亮本人多年来早已积累下的权威,受托孤之命后,诸葛亮在蜀汉的权势可谓说一不二。

  而他利用这份优势,快速建立了蜀汉最初的朝局:以蒋琬、董允、郭攸之、费祎等为主的优质官员在成都理政,将军向宠等掌管中央禁军,尚书令李严率军把守江州防范东吴,自己则率主力屯田汉中,伺机北伐。

  这种分工明确、军政结合的方式,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蜀汉朝政的高效率运作,故而十分有利于诸葛亮的对外战争。

  而到了姜维时期,这种“高效廉明”的朝政格局很快被破坏,其原因在于刘禅亲政。

  在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蒋琬、费祎以及“嫉恶如仇”的一代贤相董允接连去世后,刘禅之前被约束的昏庸无道很快便显露了出来。

  他亲自掌政后,不但肆意重用黄皓、陈袛等无能小人,又仅凭诸葛亮的名声连续提拔才能并不出彩的诸葛瞻(诸葛亮之子),此外更是随意任用朝堂之上的阿谀奉承之辈……

  这种由皇帝带头的做派,引发了朝堂上拉帮结派、争权夺利甚至互相打压的局面,后果便是直接导致了朝政的混乱不堪,继而严重影响到姜维出兵北伐的后方安稳——甚至到最后姜维本人还不得不远离成都前往沓中屯田避祸。

  与此同时,朝政的混乱不堪,又自上及下地影响了蜀汉的民生基础。

  民生基础是发动北伐征集兵员、粮饷、器械的直接来源。在诸葛亮时代,由于蜀汉朝政的高效廉明,各地的官员严格执行朝廷的诏令,“唯劝农业,无夺其时,唯薄赋敛,无尽民财”。

  大多数时候,诸葛亮通过促进蜀地农业、水利、丝织业等发展,使整个蜀汉的民生基础得到比较大的提升,以保证北伐战争具备良好的兵员补充、粮饷供给。

  然而进入到姜维时期,情况再一次类似。由于皇帝昏庸,朝政昏暗,各地官员大多换成了压榨百姓的无能之辈。

  在他们的治理下,整个蜀地成了“经其野民有菜色”,人口和经济发展都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民生基础遭到了严重破坏。而这些,自然而然影响到了姜维北伐时筹措兵员、粮饷、器械等,军队的战斗力变得大不如前。

  因此,在后方不稳以及军队素质下降的情况下,姜维发动的北伐往往虎头蛇尾,甚至会出现大败而归的时候,相比诸葛亮时众志成城、兵精粮足的北伐,便已然输了一个档次。

  如果说尴尬的内政不是姜维所能控制的(相比诸葛亮是整个蜀汉的实际领袖,姜维只是一个军事统帅),怪不得他,那么后来在军事领域出现的问题,便只能是他的原因了。

  姜维在军事领域出现的问题便是在北伐战略上的失当,其具体体现在:

  众所周知,蜀汉仅有一州之地,相比于独占九州半的魏国,实在是小的可怜。按道理,这种以小博大的局面,本身就要求小国必须得“精打细算”、“量入为出”,而决不能凭一时之勇,只可惜姜维没能明白。

  从他北伐的次数看,在公元238-262年,这25年间,他一共发动了11次北伐,平均两年便有一次大规模军事活动。

  而如果细分的话,从238-253年,这段时期蒋琬、费祎主政,还能有效地控制姜维的北伐欲(这16年6次北伐,频率正常),但当253年费祎被刺身亡后,在军事活动上姜维便彻底失去了束缚,此后连续五年间每年一伐,直到景耀五年(262年),蜀汉灭亡的前一年。

  北伐过于频繁的后果便是徒耗国力。

  相比诸葛亮时代,蜀汉的每一次大规模战争:平定南中(225年),第一伐(228年)、第四伐(231年)、第五伐(234年),都是有规律有节制的每三年一次(第二、三伐是局部战争)。

  休战期时,在史书上经常可以看到“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劝分务穑,以阜民财”、“劝士休农于黄沙”……这些恢复国力的举措,加上朝政的良好运作,诸葛亮北伐过后,即使无功而返也不至于国力受损,甚至往往还通过蚕食雍凉能有所得。

  而姜维北伐则远不及此。他“自以练西方风俗”,又“负其才武”,志在割据凉州,便毫无节制地频频出兵北伐,结果导致了国力的严重损耗。如《三国志.谯周传》:时军旅数出,百姓凋瘁。《异同记》:维好战无功,国内疲弊。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