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徽号和谥号有什么不同?慈禧曾经的“徽号”很好有人知道!

2022-09-12 23:14:29 作者: 清代的徽号和

  清代的徽号和谥号有什么不同?慈禧曾经的“徽号”很好有人知道!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原来,“慈禧”这两个字是同治生母的最初徽号。国家遇有大庆时,在皇太后尊号上所加的赞美之词,称为徽号。徽号一般每次只加两个字。死后选用生前徽号中的几个字,再加上若干字就成为谥号。后代的皇帝也可以给先代帝后的谥号再追加若干字。

image.png

  太庙

  中和殿

  谥号是帝王、贵族、官员等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的称号。清朝帝后死后,举行上谥号礼前,先期制作的册、宝有三份。一为玉制,一为木制,一为绢制。玉册长八寸八分,宽三寸九分,厚四分。帝后的册由十页组成,册的封面和封底两页镌刻升龙和降龙。玉宝呈正方形,装在金质宝盒里,每面四寸二分,厚一寸五分,宝钮高二寸七分,长四寸二分,宽三寸五分。太庙所用册宝,皆用青白色玉。放在陵寝地宫的册宝,则用檀香木制,故称为香册、香宝。

  慈禧香宝宝文 清理慈禧陵地宫

image.png

  慈禧香宝印玺

  皇帝谥号的字数,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的过程。清朝皇帝谥号的字数,努尔哈赤最多,不包括庙号和庙谥,共二十四字。以后各帝,一般是初次上二十字,最多至二十二字为止。

  皇后谥号,最多为十六字。随皇帝配享太庙者,除在谥号中有“×天×圣”字样外,还要在谥号最后加上皇帝的庙谥。徐鑫在《紫禁城》2009年12月刊《慈禧的号》一文中介绍,庙谥就是皇帝谥号中的最后一个字。如努尔哈赤谥号中的“高”、顺治谥号中的“章”字,均为庙谥。不能配享太庙的皇后,谥号中则没有皇帝的庙谥。如顺治的孝献皇后谥号中,既无“×天×圣”字样,也没有顺治的庙谥“章”字。

image.png

  慈禧陵神道碑及碑文

image.png

  慈禧神牌

  清宫沿用中原历代宫廷的旧制,也有为皇太后上徽号的做法,且有隆重的仪式。先期敕所司准备需要的仪物、制册、制宝,派遣官员祗告天地及太庙后殿、奉先殿、社稷坛。上徽号的前一天,礼部先上奏书。皇帝亲自到中和殿阅视陈放在那里的奏书,阅后,大学士奉奏书至皇太后宫,皇帝亲自献奏书于皇太后前,宣读官跪读奏书完毕,奏丹陛大乐。在音乐声中,皇帝行三跪九拜大礼。正式上徽号的日子一般在上奏书的次日。这一天,皇帝先到太和殿阅视陈放在那里的册、宝,然后由文武二品以上官员陪同至皇太后宫,皇帝亲献册、宝于皇太后前。皇帝及群臣在乐声中行三跪九拜礼,礼成退出。皇后再率妃嫔、公主、福晋、命妇等至皇太后宫行礼。次日皇帝御太和殿,群臣上表文行庆贺礼,颁诏天下,至此,上徽号的隆重仪式才完成。

  慈安在咸丰生前就是皇后,同治即位后直接被尊为皇太后。咸丰死时,慈禧还只是懿贵妃,因她生的儿子载淳当了皇帝,慈禧才被尊为“圣母皇太后”。慈禧第一次获得皇太后尊号的时间是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在其前先被尊为“懿贵太妃”。很少人知道慈禧当过懿贵太妃,这在清朝官书上是没有记载的,因为慈禧只当了一天的懿贵太妃,就直接获得“圣母皇太后”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