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知识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齐康公:从君王到庶民传奇的一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齐康公的高山之巅墓葬,开创了历史独特墓葬形式之先河,为人类文明有史以来墓葬形式之别具一格,其安葬形式在中国2500年的历史长河之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康公墓所在的太平岭,1957年划归湖田石矿后,在石灰石大战时被炸平,康公墓毁于一旦。
齐康公所处的年代,出现了“专齐之政”的局面。齐康公出生前的公元前481年,齐国的吕氏政权已经开始步入严重的没落衰败之期。时任齐国第28代国君的齐简公吕壬,就已经沦落成为齐国田氏强族的政治傀儡,由于齐简公偶尔不肯曲意听从田常的摆布,又招来田常一怒之下的杀身之祸。齐简公被杀之后,田常再立简公之弟齐平公吕骜,让吕骜接替其兄名份,继续作为田氏家族的政治傀儡。
《史记》卷三十二记载:“平公即位,田常相之,专齐之政”。在田常“专齐之政”期间,他天才地发明了“挟君候以令大夫”的执政专利,以至于在三国时期,让汉相曹操用之于汉献帝身上,并把它发挥到极致。田常“专齐之政”期间,为了加快齐国“以田代姜”政权的更替步伐,他甚至明目张胆地分割齐国安平以东土地为田氏封邑。
田常死后,田氏家族以公然越乎当时诸候国君王的礼仪规格将他下葬。
齐平公吕鳌之后,齐宣公吕积继位,他同时也继承了作为田氏家族的“儿皇帝”的角色。待到齐康公即位,田氏家族中的强人田和,接替田常履行“专齐之政”的职责。吕氏政权更加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处于崩溃的边沿。
齐康公在位其间,田氏家族主宰、把持齐国一切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大权。
齐康公被敬仲的后代,即当时的宰相田和放逐后,排除万难,潜心研究舞蹈和音乐,推动了齐国宫廷音乐和舞蹈文化的发展。战国时期名人名著《墨子?非乐》中有这样的记载:“昔者齐康公兴万乐,万人不可衣短褐,不可食糠糟,曰食饮不美,面目颜色不足视也;衣服不美,身体从容丑羸,不足观也。是以食必粱肉,衣必文绣,此掌不从事乎衣食之财,而掌食乎人者也”。以至于墨子为此而针对性的提出“非乐”主张,认为“为乐”是十足的“亏夺民衣食之财”的行为。
在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相当低下的时代,齐康公能够组织起万人规模的艺术乐舞团队,且团队中的所有成员要穿锦绣衣服,食精美食物,为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中之罕见,表现了他对音乐舞蹈文化的喜爱和执着。
公元前386年,齐国田氏家族完成了老祖宗田完为其家族制定的“以田代姜”的长期战略目标。田氏家族通过多代人的努力,一方面实行积极的恤民政策,通过救济孤寡、向老百姓“大斗借粮,小斗回收”等方法,博得民心民意,让齐国民众为其歌功颂德;另一方面通过强力措施,先后翦除了拥戴齐姜的国氏、高氏、崔氏、庆氏、鲍氏等齐国贵族,扫清了齐国“由姜齐到田齐”的所有障碍。最终是瓜熟蒂落,顺理成章地实现了“以田代姜”的国家政权更替。
齐康公作为齐国姜氏政权中最后一位国君,连同他葬之高山的故事,书写了中国两千多年来封建社会历史上能够引起人们追忆的一章。
齐康公从贵为齐侯,到被废为庶民,人生的落差可谓是巨大的。他被废为庶民之后,在精神生活落魄与物质生活窘迫的环境下,又生活了7年,直到76岁高龄古稀的天年而亡。
齐康公即能做君候,也可做平民;君侯当得轻松潇洒,平民也做得朴实率真,享得了贵为君王不可言表之福,也受得了平民百姓饥寒交迫之罪,并且最后得以善终。
齐康公的一生,政绩方面没有太多可以圈点的地方,精神生活方面却有其独到之处。据此,有理由认为他非同寻常的“高山之葬”,极有可能是他有生之年的刻意安排,不排除他就是要表现的与世俗不同。他要以“一葬惊人”,他要做到死后既安得其所,还要流传千古、与炒米山永世共存!
康王山至今经历约2300多年的风霜雪雨的剥蚀以及人为的破坏,但其所在石崮之上,有一块独立的巨石仍然挺立在康王山之颠,像是在向人们述说齐康公曾经的一切。
2300多年过去,齐康公一直安居于炒米山风景区的高山之巅。他居高临远,惯看春月秋风、潮起潮落,阅尽朝代兴衰、世态凉热。假若真的有灵魂存在,猜想他应当是悉心目睹了战国末期田氏家族有如吕氏家族一样的灭亡过程与结局,他还会象现代伟人一样,认真点评着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历代帝王们的是非功过。当今,他似乎也会依旧如故地精心注视着这大千世界变幻莫测的云卷云舒。
昔日齐康公抱憾终生安葬在了太平岭(康王山)之山顶,经历着世代交织、沧桑变幻,如今康公意景中的风水福地--齐孝陵经过现代人的努力,正逐渐成为全新齐文化、孝文化、园林文化的名胜景观,一个可游、可观、可赏的风景名胜景区展示在世人的面前,引起关注,受到称颂。
齐康公有着不平凡的人生、不平凡的经历,也有死葬高山这等非同寻常的故事,实在令人咀嚼难懂,但他有史可查的故事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