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要治罪李严?仅仅只是因为押运粮草不力吗?

2022-09-27 23:13:07 作者: 诸葛亮为什么

  今天中国知识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蜀汉托孤大臣李严真的是因为押运粮草不力而被诸葛亮治罪的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李严(?—234年),后改名李平,字正方,荆州南阳郡(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他在刘表手下混了个秭归县令。曹操南下讨伐刘表、刘备的时候,他看到荆州危险,不是久留之地,于是拖家携口,带领部曲,投奔西蜀刘璋。

  部曲,读《三国志》《华阳国志》等,经常会出现这个词,有必要啰嗦几句。部曲的含义大体有两种:私兵,就是私人武装;隋唐时期指介于奴婢与良人之间属于贱口的社会阶层。

  (《虎啸龙吟》中的李严)

  东汉时候的部曲,是豪族的私人武装。受朝廷征召出兵时候,才称为部曲(军队),平常不这么称呼。这些人包括宗亲、宾客、门生、故吏、佃客等,但大部分还是租种这些豪族土地的佃户。私人斗殴时叫家兵,应朝廷作战时是部曲,平时则是佃客(农民),即且耕且战的武装耕作者。

  因为存在一定的血缘关系或者小圈子朋友关系,不要小觑这些团体的作战能力。

  三国时候,有人率领宗亲、部曲来投靠,一般都很欢迎,因为可以快速增长实力。在战乱年代,特别是冷兵器的战乱年代,人口可是战略资源。所以,刘璋对李严很重视,给了他一个县治理——成都县县令。

  成都是刘璋的官邸之所在,不仅仅是大县,而且也是蜀地最繁华最富庶的地方。

  好日子没过多久,刘备入蜀,不就便与刘璋反目。

image.png

  (二)刘备刘璋争蜀,李严在关键时候投靠刘备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刘璋在危难时刻提拔他为护军,总领益州兵马,相当于刘璋的部队总司令,拒刘备于绵竹。

  按理,李严应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这人见刘璋大势已去,便率众投降。

  总司令官投降,可以想象对刘璋的其他军队是多大的打击。

  刘备一定深知李严的为人,仅仅任用他为裨将。裨将就是副将,人家可是堂堂一个总司令官啊。刘备拿下成都后,才提拔他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犍为那地方,在当时可是鸟不拉屎的地儿,不过有铁矿;兴业将军是个不入流的杂号将军,“兴业”二字,对于赵云、关羽等是十足的褒义,可放在李严身上,味道就变了。

  不过,李严也不是吃醋的,他为刘备的蜀汉政权建立了不朽功勋。

  (三)李严对于刘备的蜀汉政权的不世功勋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蜀中豪族大户马秦、高胜等在郪县(今四川省三台县)叛乱,从郪县打到资中县,一路势如破竹,叛乱人数达到五万多人。马秦、高胜率部向成都攻击,成都震动,很多豪强地主、达官商贾都打算举家逃难避祸。

  这时候刘备正在汉中与曹操大军交战,根本无法抽兵平息叛乱。估计刘备得到这个消息,冷汗直流,在成都主持工作的诸葛亮怕也是手慌脚乱。

  李严出场了。

  他率犍为郡兵士卒,加上自己的部曲,共五千人,直奔资中。五千对五万,可李严率领他的军队冲锋陷阵,不仅击败叛军,还斩马秦、高胜首级。

  可以说,如果没有李严,刘备不可能称“汉中王”,更不可能登基,延续已经没落的大汉王朝。但是,这么大的功劳,刘备仅仅只是加封他为辅汉将军,这个将军也只是个虚名,而且还是个不入流的杂号将军。

  而刘备登基之时,几乎所有人都加官进爵,唯独他李严还是原地不动,很多幕僚、属下都为之愤愤不平,一些在孙权手下的朋友还捎书带信来,劝说他弃刘投孙。

  李严不愧是李严,他泰然处之,把犍为郡治理得风生水起,凿通天社山,修筑沿江大道(有点类似现在各个城市的滨江大道),大兴土木,把郡城整修一新,以致“吏民悦之”,“观楼壮丽,为一州胜宇”,成为历任犍为太守中最杰出的一位。

  看来,改建是最容易出政绩的,李严一生,两次大的政绩都是搞城市建设,还有一次是筑江州大城(就是重庆)。

  运气终于来了。

  (四)白底托孤,贵为托孤大臣,主内外军事

  刘备在白帝城养病,尚书令、太子家令刘巴去白帝城觐见刘备,不幸病逝于白帝。刘备并没有召见诸葛亮,而是马上召辅汉将军、犍为太守李严去了永安宫,破格提拔为尚书令(为尚书台首长,是直接对皇帝负责、掌管一切政令的首脑。东汉光武帝刘秀时为削弱三公的权利,提高了尚书台的地位,相当于宰相),从第五品直接提拔到第三品。

  从地方大员,一下子跃居朝廷领导人。

  刘备东征之前,庞统、法正、关羽、张飞、黄忠就已然先后亡故。东征失败,荆州出身的将军张南、冯习战死,荆州名士马良(马谡的哥哥)遇害,刘璋时期益州主簿黄权被迫投降魏国。在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冬,声望和资历甚高的司徒许靖、尚书令刘巴,以及骠骑将军凉州牧马超和刘备的小舅子、安汉将军糜竺也都死了。

  丞相诸葛亮呢,从跟随刘备到现在,还没有主持过军务,更没有打过一仗,太子幼小,刘备决计不可能把政务、军务托付给一个人,何况这个人还没有一点军务经验呢?

  刘备死前颁布诏令:李严加封为中都护,执掌兵权,统内外军事。刘备的意思很明确,诸葛亮主内政,李严主军务。用现在的话说,李严就是“三军统帅”,或者说是总司令。

  不过,李严没有机会主军务。

  (五)诸葛亮的小动作

  公元223年5月初,时年17岁的太子刘禅即位,改章武为建兴,大赦天下,封赏众臣。

  加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府,总统国事;加封李严为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统内外军事,拜为永安都督,留镇永安。

  不能回成都开府,注定无法履行职责。何况,驻守永安边防军中还有一支劲旅——陈到所统领的“白眊兵”,这支军队可是刘备的近卫军,是蜀汉最精锐部队。

image.png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