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才能堪比韩信、白起,明成祖朱棣肉眼不识英雄,犯下大错。下面中国知识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一共六次北伐蒙古,后五次都是他本人御驾亲征,第一次则由大将邱福统率。
蒙古人所建立的元朝被明太祖朱元璋打败后,向北迁移,史称“北元”。朱元璋时期多次派兵北伐北元,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
公元1388年,农历四月,明朝大将蓝玉在捕鱼儿海大败北元。十月,北元的最后一位皇帝脱古思帖木儿被部下也速迭儿杀死。也速迭儿自称可汗,“大元”这个国号消失于历史舞台。
传到第五代,鬼力赤篡位为可汗,他们自称“鞑靼”。蒙古从此一分为二,东为鞑靼,西为瓦剌,互相之间,仇杀不断。
公元1406年,鞑靼权臣阿鲁台杀死鬼力赤,奉元朝宗室本雅失里为可汗,自居太师之位。
明成祖朱棣数次派人向鞑靼通好,第一次鞑靼根本不理睬,第二次鞑靼竟将朱棣的使者杀死。
朱棣大怒,决心大举征讨鞑靼。
公元1409年,明成祖朱棣派淇国公邱福为大将军,王聪、火真为副,王忠、李远等为参将,率领骑兵十万讨伐鞑靼。
朱棣本人是当世最出色的军事统帅,他率领燕军在绝对的劣势之下夺取了皇位,身经百战,经验极为丰富。对于邱福北征,他早已制定好作战方略。
邱福出发前,朱棣叮嘱他:带兵打仗一定要小心谨慎,从开平往北,即使看不到敌人,也要时时刻刻做好戒备,是进还是退随机应变,不要太过固执,就算这次没能打垮对方,退回来下次再去也可以。
朱棣的这段话深得用兵的精髓。自古以来对北方的游牧民族作战,最大的困难之处就是要能够在茫茫草原和荒漠之地找到敌军的踪迹。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也不兴建城池,地形又千篇一律,明军到那里去作战很容易迷路。如果敌人利用对地形的熟悉,作出袭扰、截粮等战术安排,明军很容易会陷入危险。
所以,朱棣强调了两点:第一是要谨慎戒备,不要冒进、防止被敌偷袭;第二要保持足够的机动力,如果找不到敌人,退回来,下次再去。
作为上级领导,朱棣对于邱福可以说关怀备至了。汉武帝北伐匈奴的时候,如果战败或无功而返,是要杀头的。
霸道和王道并用,法术与仁政通行,朱棣不愧为永乐大帝。
如果按照这个作战计划执行,明军有很大的可能性能保平争胜。对于北伐鞑靼的安排,朱棣已经尽力,他应该高枕无忧了。
但不知为何,朱棣总是有一丝丝忧虑。邱福率军北上之后,朱棣又派好几拨人去提醒邱福:要是军中有人说敌人不堪一击,你要谨慎对待,千万不要相信。
八月,邱福亲自率一千多人为先锋到达胪朐河,遇到零散的鞑靼骑兵。邱福进攻获胜,抓到了鞑靼的一个尚书。
邱福请他喝酒,问他:本雅失里在哪?
那个尚书说:本雅失里听说你们来了,向北逃走了,现在在这里向北三十里的地方。
邱福大喜,喊道:我们赶紧追上去抓他吧!
邱福的兴奋是有道理的,前面我们说了,这一战的难点就在于怎么找到敌军,现在难点已经被克服。从前汉朝的老将李广虽然善于用兵但每次都找不到匈奴军,而卫青、霍去病虽然年轻却总是能够找到匈奴的踪迹。李广也因此被称为“数奇”,用现在话说就是命不好。
邱福认为,命运对自己太好了,名将李广一辈子都没有遇上的机会,让自己给遇上了。
他急不可耐,不等后面的大军会合,准备率领手下仅有的一千多骑兵去抓本雅失里。
将领们提出反对:还是等大军都集合,派出侦察兵查探清楚虚实再进攻吧。
邱福不听。
我在之前曹操北伐乌桓的白狼山之战中曾经详细讲解过对游牧民族作战的一种经典战术:轻骑突袭。如果按照这个战术来看,邱福的想法正好符合。
有一句话叫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也有一句话叫做“兵贵神速”。如果慢吞吞地集合再侦查,敌人早就跑了。英雄和凡人往往就在这一念之间。
但英雄和蠢材往往也在一念之间。
兵法这个东西往往呈现出矛盾的两面性,比如赵奢在阏与之战曾采用过居高临下的战术就成了经典,而马谡采用相同的方法却成了笑话。
到底如何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而不是生搬硬套。而最终,检验战术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就是有没有打赢。
很不幸,邱福这次属于反面案例。这个所谓的“尚书”根本就是鞑靼人故意留在这里散播虚假军情的。本雅失里可能确实在北面不远的地方,但绝对不是溃散逃跑的状态,而是严阵以待。
邱福用这个尚书当向导,一路北上。邱福一连追了两天,路上果然不断遇到零零散散的鞑靼骑兵,一触即溃,不堪一击。
这种情况更加坚定了邱福追击的决心,因为敌军正在溃散四逃!
这时候,参军李远提醒邱福:将军你太过轻信了,这个尚书很可能是敌军的间谍,他们示弱于我们,是在诱敌深入,要是再贸然前进,恐怕会不利。
紧接着,李远又说:但我们现在也不能退后了,万一敌军来掩杀,我们就完了。为今之计,应该就地驻扎,修筑营垒,设置防御,然后大张旗鼓,迷惑敌军,夜里再把火把都点着,让敌人搞不清我们到底有多少人。等我们的主力都到达后,我们再全面进攻,万无一失。就算无法交战,我们也能全身而退。皇上早就和你交代过的事情,你怎么了忘了?
看了李远的这些军事意见,我大吃一惊。此人从料敌到应变,简直算无遗策。如果说看得出敌军在诱敌只是一个较高明的将领的眼光,那么李远对于已处于孤军深入情况下的明军的战术安排就堪称名将风范了。
固守待援,以求万全;虚张声势,迷惑敌军——李远表现出的军事谋略远远在邱福之上。
明军的副将王聪也苦劝邱福不要再贸然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