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知识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朝北伐金国结果惨败而归, 罪魁祸首是他,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场大战在即,宋军却主帅、副帅失和,士卒又因为没有得到赏赐而军心浮动。更可怕的是,这时邵宏渊的儿子竟然率部众临阵脱逃,形势对宋军非常不利。而此时,邵宏渊却又做出了一件非常过分的事,最终导致这次北伐彻底失败。那么邵宏渊究竟做了什么?北伐失败后,宋孝宗又会如何处置他们呢?
金国调遣十余万大军来攻宿州,李显忠就跟邵宏渊我可以打主力,你一定要打掩护,当战况最激烈的时候,你要派兵增援我。当金军打过来的时候,李显忠与邵宏渊分兵迎击,李显忠部挡住了金军,但是情势十分危急,要求邵宏渊增援。邵宏渊竟然说:“当此盛夏,摇扇于清凉犹不堪,况烈日中被甲苦战乎?”
这盛夏季节,咱们在树下摇扇子都觉得热,让咱披甲苦战?咱不干这事。这样一来,李显忠知道自己率所部孤军守宿州城是不可能的,仰天长叹。史籍记载:“显忠知宏渊无固志,势不可孤立,叹咤曰:‘天未欲平中原耶?何沮挠若此!’”难道老天爷不想让我收复中原吗?为什么这么阻挠我?让我军的士气这样低落。
这一仗打不下去了。李显忠率军离开了宿州,撤往宋境,大军撤至符离(今安徽宿县),被金军主力追上,此前邵宏渊已经率部跑了,邵宏渊逃跑之前还在营中散布消息,说金兵又添二十万,本来金国就有十万大军,他说又添二十万,再打下去必死无疑。宋军的撤退就变成了溃退,这就是宋金战争史上有名的符离之溃,宋军惨败,光被金军缴获的战甲就多达三万副。李显忠、邵宏渊二将在乱军中侥幸逃得了性命,退回到宋境。
李显忠见到了张浚,交上了自己的招讨使大印请罪。张浚说,责任不在你,作为统帅,肯定是我先负责任,于是张浚又向皇帝请罪。皇帝对张浚还是很信任的,把李显忠贬为果州团练副使,后来问明情况,不赖李显忠,是邵宏渊拥兵不战,李显忠孤掌难鸣,又给李显忠恢复官爵。李显忠后来官至太尉,六十多岁的时候去世。他去世之后,皇帝对李家的子孙也十分厚待,李家后人在宋朝一直被照顾得很好。邵宏渊的下场就很惨了。
符离兵败,使宋朝主和派的势力又开始抬头了。怎么着?我说什么来着?不能跟金军打吧?结果怎么样?惨败了!惨败了怎么办?议和吧!当时很多主和派大臣纷纷上表弹劾张浚。张浚确实是志大才疏,书生意气,杀敌秀才纸上兵,他就会纸上谈兵,宋朝几次启用他,都打大败仗。当年宋高宗皇帝讲,宁可亡国,不用此人。孝宗起用张浚,倚魏公若长城,没想到魏公又给他来这么一手,又是惨败。大臣纷纷上表弹劾他,说他拥兵跋扈,耗费国帑,欺君误国。孝宗皇帝有点动摇了,被我倚若长城的人咋这样,这个人还能不能用?
太上皇宋高宗这时候站出来了。我跟你说什么来着?我当年说了,宁可亡国,不用此人。你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张浚这个人就不能用。你赶紧把他给我铲出去,我看见他就烦。孝宗皇帝对太上皇是言听计从,要不庙号怎么叫孝宗呢!他不是太上皇的亲生儿子,养子得以承继大统,如果没有太上皇的赏识,哪能有今天的皇位啊?既然太上皇对张浚很不满意,只好给了他节度使的虚衔让他出朝,改为闲差。
但是朝中主和派不依不饶要弹劾张浚。张浚非常悲愤,感觉对不起朝廷,对不起黎民百姓,忧愤而死。临终之时,张浚跟自己的两个儿子说,我数度为相,两朝天子拔擢我做宰相,但是丧师辱国,不能恢复中原故土,对不起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我死之后不要把我埋进祖坟,我对不起祖宗,把我葬于南岳衡山脚下就可以了。南宋最坚定的主战派大臣张浚就这么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