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时代,水利布局落何子

2020-08-26 11:06:38 作者: “内循环”时
730日*****会议召开,再次强调:
“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7月30日*****会议

总体看,这是国家经济大战略转向的信号,将是“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重要的政策指引。


如何理解“内循环”
所谓内循环,就是整条产业链,包括消费端都在国境线之内,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理想的“内循环”场景下,生产端全产业链都应该实现自给自足,也就是说从原材料到生产设备,再到生产技术都能够实现自主可控;而消费端需求都产生于国内,生产企业不需要去寻找海外客户对接,只需要服务国内消费者并实现收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意味着在经济体系中更加侧重安全,即“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短期来看,国内不可避免的面临着核心关键技术国产化替代、出口转内销产能相对过剩等经济阵痛,总量上或将加速存量经济的到来


水利重大工程建设扛鼎更需升级
谈到稳增长,投资内循环中仍以“两新一重”为主扩大有效内需,新基建是增量但是目前整体占比相对较低,力求保稳与安全,传统基建还是重中之重,水利重大工程建设处于“扛鼎”之位。从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正是由于传统基建项目落地回暖的需求因素,上游钢材、水泥、有色冶炼及产品等产能持续增长,石油加工、钢铁、有色出厂价格指数全线回升。但是,传统的水利建设项目并不意味着实施简单粗暴大建快上的建设模式,否则技术进步就不会有空间,扩大有效内需更无从谈起。


在这种条件下,水利工程建设更要着眼于科学谋划,全产业链各环节上提质增效,尤其要突出“绿色”建设与“智慧”建设理念,前者在供给上强调保护生态、节约能源资源、高效产出,更多利用直接融资等高效模式,后者则要提高技术水准,促进与新基建的融合。可以从两个“新老需求”两方面来看待水利在“内循环”中的发展思路,新需求是由新政策驱动的新型市场需求,包括水资源调剂配置设施建设、流域生态保护重大工程、污水资源化利用、智慧水利等,老需求包括原有工程的更新改造,老旧管网更新等改善需求


水利工程建设产业链图


粮食安全提振农水需求
袁隆平院士曾经说过:一粒粮食可以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疫情冲击,洪涝灾害严重,虫害防控压力不减,粮食生产安全备受关注(见水投策论“从舌尖上的浪费看我国农田水利发展”“疫情之下水利工程如何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内循环”要求下,对上游原材料类资源安全要求,意味着必须对“黑天鹅”事件的冲击防范于未然,农产品的战略库存水平势必要有质的提升,农田水利服务支撑重任在肩。2019年,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0.559,水资源约束下如何利用更少的水,保障农田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双提升,这是摆在每个水利人面前的研究课题。水投策论认为,这需要技术上的创新与突破,也需要制度和管理上的强力助推,更多的市场参与主体,更好的商业模式。实施区域“合纵连横”策略,不失为一个长远考虑的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内循环”要尽量避免落入经济内卷化,所谓内卷化,指的是一种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无法突破自我受限的现象,就像卷心菜一样,长到一定时候就把自己完全包裹起来,再无长大的可能。水利建设决不能陷入低水平的自我重复,不断挖掘社会新需求、不断求新突破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增长




扫码关注我们,共助水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