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汇交易总体还处于初级阶段
4月26日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除了提到“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还提到要“探索碳汇权益交易试点”。据悉,碳汇(carbon sink)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事实上,早在2014年10月,浙江临安发布全国首个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体系。
碳汇交易的指导意见也零星出现在与生态建设相关的条例或意见之中。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指出建立增加碳汇的有效机制。2016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意见》,指出“着力破解生态保护与林农利益间的矛盾”“促进碳汇进入碳交易市场。”
究竟碳排放交易与碳汇交易是什么关系?中国林学会秘书长陈幸良告诉时代财经;“在中国,可进行碳汇交易的机制主要指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交易产品主要包括两类,即碳配额和碳减排量,碳配额由各试点当地发改委签发,碳减排量绝大部分来自国家发改委签发的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通过开发林业碳汇CCER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签发的经核证的减排量,就可以进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