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新港:爱心铺就幸福路

2021-06-17 10:03:57 作者: 湖北新港:爱

湖北新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创建于2009年,同年入园咸宁国家高新区,属园区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营商品混凝土的生产、销售。

创始人袁庆隆在湖北新港成立开始,就承诺要把新港建设成为园区规模以上企业、花园式厂区。军人出生的袁庆隆一直告诫公司管理层:身在园区,就要为园区争光,在做好企业本质工作的前提下,一定要多热心社会公益。

在公司董事长袁庆隆的倡导下,湖北新港积极响应咸宁高新区的各项扶贫、救灾等公益活动,多次参与扶贫帮困活动,塑造了湖北新港良心企业形象。特别是董事长袁庆隆不忘家乡、反哺社会的为民情怀,为当地百姓铺就了一条条通往美好生活的幸福路。

新港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始终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奉献社会当成企业的初心与使命。

十多年来,湖北新港已经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退伍军人入职优先考虑、适合岗位的残疾者尽量安排,社会公益积极参入。公司地处开发区栗林村,只要村里有所需,公司从未打折扣。村部基础设施建设,新港总是一马当先,从未落下;困难群众要帮扶,公司倾情解囊,少则3000多则10000元,总能解燃眉之急。该公司还积极帮助贫困学生就学,先后六次对咸宁市(含高新区)的贫困学生进行捐助,每人资助3000-5000元以上。

公司是我家,振兴靠大家。该公司共评出困难职工近十名,每人给予物资、现金扶持,同时年度还对这些困难职工家庭以不同的形式慰问。

袁庆隆讲述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他说“小时候我就认识到父母亲为人和善,特别是老母亲,是个缝制衣服的手艺人,经常帮助困难家庭做衣服,不要钱或少收钱。当我问母亲为什么时,老母亲轻声告诉我:‘你长大了也要多做善事,扶弱济贫。’母亲的话,一直萦绕在我的心田。”据了解,该公司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助人、扶贫济困、奉献社会的事不胜枚举,这些都为新港的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袁庆隆始终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不应该只把眼光放在商业利益上,更应该担负起时代的责任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李容村大屋袁是湖北省咸安区双溪桥镇偏远的一个乡村。袁庆隆是土生土长大屋袁人,他深爱着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因为他知道现在的一切都是起源于故乡,没有家乡父老的支持和信赖,就没有新港今天的成功。

早在1996年,那时候袁庆隆还是市电力公司拿工资过日子的普通职工。得知家乡变压器容量小功率不够,一到用电高峰期,每家每户的电灯都是昏暗的,家电几乎不能启动。袁庆隆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为了让父老乡亲用上放心电,他几经周折,个人出资3万多元为本村购置安装变压器和配套设施。从此,老家大屋袁的家家用上了放心电。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为响应当地政府号召,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湖北新港公司自2015年开始先后投入75万多元,对咸安区双溪镇李容村大屋袁180多亩荒山进行生态修复改造,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一个原始生态林‘’天然氧吧‘’。2020年是国家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新港公司对李容村的基础设施、房屋拆迁等投入约9万元。为了丰富村民文化生活,袁庆隆表示新港公司将一如既往的支持村文化广场等建设。

村里的路原是一条窄窄的泥土路,由于年久失修早已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老百姓出行苦不堪言。2020年,袁庆隆圆了一个一直未完成的梦,那就是反哺家乡的“户户通”工程——把水泥路修到每家每户。

袁庆隆对李容村大屋袁的村组入户公路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从路线勘测,到线路设计,小到百姓房屋拆迁,他都亲力亲为,吃住在工地,先后花了半年时间,投入96万多元,助力家乡的“户户通”工程,把路修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路通了大屋袁人今后建造房屋充分利用老宅基地,不再占用田地空间了。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袁庆隆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脱贫攻坚,以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当地村民打开了一条通往致富的道路。袁庆隆说:“修缮道路只是联通希望的开始,未来新港公司将配合村、组干部继续做好家乡建设,造福父老乡亲。今后五年内,新港再投100万元改造美化村组的环境,每年将对80岁的老人资助1000元。”。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