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干枯,旱情告急,长江流域4亿人正在遭受罕见的高温干旱灾情

2022-08-15 18:56:19 作者: 长江干枯,旱

内容提要:

  • 长江告急,汛期反枯!6省市正在遭遇历史上最严重的高温与干旱灾情
  • 8月中下旬高温干旱天气恐将继续,还可能进一步扩大和加剧
  • 不声不响之中,长江流域各省已经进入抗旱模式
  • 高温与干旱,将对生产与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 突如其来的高温干旱,原因何在?

上周开始,简中网上热炒欧洲高温、干旱,欧洲人用不起空调快要热死了。但很少有人关注,其实我们的身边也正在发生严重的高温和干旱灾情。大家少操心千万里外的比我们富裕得多的欧洲人的事,来看看本文,关心一下我们自己的灾情严重程度吧!

一、长江告急,汛期反枯!6省市正在遭遇历史上最严重的高温与干旱灾情



8月14日,光明日报报道,因为降雨偏少+高温蒸发,长江出现历史上非常罕见的“汛期反枯”现象。

据报道,我们长江流域的旱情发展非常迅速,两湖水位创下有实测记录以来历史同期的最低水平。明明应该是夏天汛期,长江的水位却如冬天的枯水季节一样低!

光明日报记者13日从武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获悉,截至当日18时,长江的汉口站水位仅为17.55米,创下有水文记录以来历史同期的最低水位。

武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神情凝重地介绍,今年长江进入主汛期后水位持续退落,出现了“汛期反枯”的历史罕见现象。据介绍,这是因为长江流域降雨明显偏少,上游来水大幅度减少,以及持续高温导致蒸发量大大增加。

统计数据显示,7月9日以来,武汉降水量较往年同期平均水平减少了11.7%,平均温度比往年高1-2度;7月上中旬,长江中游控制站汉口站来水量591.84亿立方米,较30年均值偏少18%。

如果说7月份的干旱比历史正常水平仅少了百分之十几,还无碍大局的话,进入8月份,长江流域的平均温度,比往年要到3-4度。干旱更是严重得一塌糊涂了。




8月上旬,长江流域各省市气温继续上升,降雨量继续减少,有的甚至滴雨不落。我们从中国天气了解到,8月上旬,重庆的降雨量比同期的历史平均水平减少了55%,比历史上有记载的最低水平1966年还低13%;长沙的降雨量仅4.1毫米,比同期的历史平均水平减少了89%,比历史上有记载的最低水平1966年还少69%;武汉的降雨量仅7.6毫米,比同期的历史平均水平减少了81%,比历史上有记记载的最低水平1966年还少45%;合肥的降雨量仅9毫米,比同期的历史平均水平减少了78%,比历史上有记记载的最低水平1966年还少31%;南昌与南京更惨,8月上旬滴雨未下。

实际上,自从进入8月份以来,我国南方热浪愈演愈烈,不少地方降雨已经成为“稀罕”天气。中央气象台最近10天降水监测图显示,8月4日-14日,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出现了大范围的空白无降水区,很多地方近期滴雨不下,热浪滚滚,少雨程度堪比新疆大漠。

干旱的结果就是长江水系水面快速下降,水域面积迅速缩小。根据5月1日至12日和7月31日至8月11日两个观测周期的卫星雷达数据监测结果表明,8月以来,安徽省总水体面积约5854.1平方公里,较5月份减小约1202.9平方公里,减少了17%。

二、8月中下旬高温干旱天气恐将继续,还可能进一步扩大和加剧



我们从8月14日下午风云四号的卫星云图上看,随着西风带波动东移,并拉动冷空气和副热带高压北侧的暖湿水汽正面碰撞,我国的北方地区已经出现了大范围的降雨云系。

但是,黄河以南大部地区仍将继续处在副热带高压的强势控制下,依然是大范围的晴空区。在晴空区中,以长江流域为中心,会继续出现大范围热浪。

在这种情况下,长江流域的干旱将会继续加重。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8月14日我国长江流域已经普遍地出现了气象干旱,多省达到了中旱-重旱水平,四川、重庆、湖北、江西、浙江等地甚至开始密集出现特旱区。



更为严重的是,中央气象台的中期天气预报指出,未来10天(8月14-23日),我国南方长江流域将继续维持大范围的少雨、无雨区,四川、重庆、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省市10天累计雨量仍将与上旬一样,普遍低于10毫米,干旱还可能进一步扩大和加剧。

甚至于,已有气象中心超级计算机的预报认为,直到8月末,江南一线的累积降雨仍然十分稀少,这种情况下,江河湖泊水位还将继续下降,特旱区还有继续扩大的可能性,对于长江流域多地来说,旱情形势正变得越发严峻起来。

三、不声不响之中,长江流域各省已经进入抗旱模式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