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变了
文学评论家唐小林曾经发表过一篇名为《“纯文学”写作的泥淖》的文章。
在文章中,他梳理了中国文学环境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变化。他提到“曾经的人们,娱乐方式非常单一有限,读小说是许多人最好的娱乐方式,文学期刊如雨后春笋,文学编辑爱岗就业,以发现有才华的文学青年为荣……作者的选择很多,不需要走后门、找关系,一个初出茅庐的文学青年,凭借自己的文学才华便可以脱颖而出,甚至一夜成名,改变命运。”
在唐小林看来,那时文学创作给作者带来的希望,甚至不亚于购买彩票,文学的魅力始终是那么吸引人,那么让人有希望。
随后唐小林写道,“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的文学再也无法改变那些仍在苦恋文学的人的命运,文字连自己的命运都被残酷的时间和现代高科技无情取代了,阅读小说,再也不是人们主要的娱乐方式和消遣方式了。”
正如唐小林所说,曾经《人民文学》《收获》等文学期刊作为一代人的精神载体,如今的日子都过得不算好。去年《时代文艺创作》曾发文表示,核心期刊中的纯文学杂志已经仅剩下15家了,《诗刊》《中国作家》先后被踢出了核心期刊目录。
作家石华鹏曾在《一个文学编辑的尴尬》一文中写道,“曾经为人们的精神生存提供‘粮食’的文学杂志,如今却要为自身的生存乞丐一般四处寻找‘粮食’——办刊的经费和出刊的稿件。”
可见,从事文学创作已经无法快速得到回报,但这句话似乎不适用于贾浅浅。
贾浅浅诗集《椰子里的内陆湖》
她那些发表的诗歌可以畅通无阻地通过那些“百爪挠心”一心寻求好文的编辑;新书发布会可以到场不少业内知名人士帮她站台;遇到争议后还会有文坛前辈引经据典帮她证明,从而顺利完成通往中国作家协会的那个“程序”。正因为如此,很多人难免会怀疑,贾浅浅走过的这条路上所获取的一切真的与父亲无关么?
其实,并没有人真的在乎贾浅浅最终进入中国作家协会之后会怎样,更多人在乎的其实是,那些每日都在身边发生着的“程序”之外的东西。
一个行业因为时代的变化发生了改变,阵痛必然发生,只要“公平”依旧在,就仍然可以相信其能够重新建立秩序和话语体系,而当失去了“公平”,人们的期待就会崩塌。
所以,贾浅浅的风波,其实是给文学出了一道难题。
作者:胡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