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自驾阿姨苏敏决定离婚。两年前,她因“出走”上了热搜,如今又因“回归”再上热搜。婚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当事者无论做什么选择,对他人来说,都是“干卿何事”的“一池春水”。但苏敏身后的百万粉丝,数万条跟评,却清晰且强烈地观照出某种社会现实,远不止于对一位女性私生活的好奇围观。
2020年9月,苏敏决定“离家出走”。她在自己的前半生中,跟大多数女性一样,尽了最大的努力做一个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和好外婆,但独独丢了自己。她下定决心出走,逃离家庭,摆脱与丈夫年老以后无话可说、谈不到一起的困境。
苏敏出走时,最初并没有想好细致明确的目标,也不曾为“出走”赋予特殊的意义。她只是顺从自己的内心做了一件事,可以说,此事的意义更多是旁人的总结,是接受采访时的社交措辞,也是后来做自媒体网红的标签。
很多人觉得苏敏的“出走”特别勇敢。的确,对于不幸婚姻的当事人来说,“出走”本身已经是了不起的选择,但“出走”更加真实的价值可能是逃避,是冷静,是给婚姻和自己一段缓冲。据报道,苏敏的婚姻生活很压抑。丈夫与她感情不和,家暴时有发生,丈夫常常挑剔、指责苏敏。2019年,苏敏在一次和丈夫的冲突中,往自己的胸口扎了三刀,她随后被确诊为中度抑郁。她的这次“逃”,可能是当时唯一能做到的自我拯救。
旅途中,她渐渐得到了疗愈,药不用吃了,心境变得开阔,自媒体的拍摄和运营,让她找到了新的乐趣和人生价值。糟心的婚姻,无法沟通的丈夫,让孩子也深受伤害的家庭环境,只是被短暂搁置而已,所以“回归”是“出走”的必然结局,当然,“回归”也可以是“再出发”的崭新起点。
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她出走还是回归,网络中都掀起了观点的对决与撕裂。有人支持她,认为三观不合的婚姻还是早点解脱;有人劝她好好和丈夫谈谈,不要把沟通变成视频素材;有人倡导换位思考,说如果是大叔离家出走,回来就提离婚,铁定被骂自私自利;还有人指责一些网友拉偏架,因为苏敏的故事欠缺她丈夫的声音。
这些观点,其实与苏敏本人已经没有太多关系,可能很多人并没有认真看过两年来对苏敏的各种采访报道,细节远比标签更便于人们对他人生活的理解。这些观点,更多是借苏敏之酒杯浇各自心中之块垒,有的是对爱情的信心不足,有的是对婚姻价值的困惑,有的是对男女在婚姻中各自承担何种责任的探讨,有的是对日渐标签化的网络故事的怀疑,还有更多是对何为“自我”、何为“自由”的思考。
未来如何生活,想必苏敏有了深思熟虑的答案。这个答案,只需为自己负责就好,哪怕是百万粉丝的网红,也不用在意网络中的流言蜚语。当她决定回来提离婚,已经和最初接受媒体采访时不谈离婚、也不想谈起丈夫的她相比,变得更加自信、坚韧和豁达。苏敏的“出走”和“回归”是自己寻找答案的过程,她不是也不必成为谁的榜样,毕竟,每个人的答案都只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