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多地市场监管部门下架食品经营场所销售的食品包装和标签标识的槟榔及槟榔制品,引发热议。据了解,海南是槟榔种植的主产地。9月21日,海南省槟榔协会发文倡议,有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加强槟榔行业全产业链的监管。加大药食同源的研究投入,开发出更多槟榔药用的延伸产品,提升槟榔制品的健康价值。
9月21日,海南省槟榔协会发文介绍,据史书记载,海南种植槟榔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发展至今,海南的槟榔种植面积已占全国的95%以上,海南岛是世界著名的“长寿岛”,而海南人咀嚼槟榔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素有“客至奉槟榔”的习俗。
近期,对槟榔身份的界定再次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个别省市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相关规定禁售槟榔产品,再次把槟榔这个涉及海南百万农民利益的产业推上风口浪尖。
对此,协会称,近年来海南也在推动槟榔产业转型升级。针对多年来不符合标准的烟熏加工方法,海南已多次出台、修订相关监管规定,全面禁止槟榔土法熏烤,大力推广槟榔绿色环保烘干技术,引导槟榔加工企业实施设备绿色改造,加强加工行业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槟榔加工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制定出台槟榔初加工干果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从源头保证槟榔产品质量。2021年10月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了海南省地方标准《槟榔》(标准编号:DB46/T543-2021),通过地方规章进一步保障了海南槟榔产业发展。
在槟榔种植环节,支持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推广槟榔新品种“热研1号”,并改造槟榔加工工艺和流程,开发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健康产品。
协会还表示,因槟榔是我国四大南药之首,具有降气、行水、截疟、利消化等药用功能,有着较高的药用价值,这一药用价值令国内外患者受益颇多。近年来,海南省槟榔协会协助海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多家国家级、省级科研机构和单位,积极推进槟榔药食同源的科学研究。
协会强调,在槟榔深加工方面,“中国槟榔”“海南槟榔”与“湖南槟榔”是3个不同的概念,有人对槟榔“谈虎变色”,实质是对3个概念的等同与混淆。为了加快拉开“海南槟榔”与“湖南槟榔”的区别,近年来海南省槟榔协会积极推动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力度研发健康的、没有粗糙纤维的、不伤害口腔粘膜的、槟榔碱含量较低的槟榔口香糖,目前已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
协会针对全国槟榔产业倡议称,一、政府有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加强槟榔行业全产业链的监管。二、相关部门应加强槟榔产业相关产品的研发,加大药食同源的研究投入,开发出更多槟榔药用的延伸产品。三、进一步推动初加工环保烘干设备的全面落地,加强对深加工标准化流程的监管,提升槟榔制品的健康价值。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