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全家、罗森都拥有日系基因,但在中国发展路径各有不同;7-11先从香港开始,所以广东是7-11的大本营。全家以中国华东市场为主,瞄准女性白领客群;罗森则选中了下沉市场,和区域零售商中百合作,以扩张店铺规模。“罗森在武汉市场与Today便利店竞争,湖北的便利店业态不亚于一线城市。”
便利店的基因是零售行业,与供应链和物流相生相吸。若供应链基础功没打好,便利店拓店将后劲乏力。例如今年的全家,其深圳门店已从200家砍到100家,便利蜂在深圳的门店也几近歇业。
易站便利店品牌战略官洪培佳曾向36氪介绍,便利店扩张并没有其他行业那么容易,易站在深圳建的大仓可以辐射周围300公里以内的5000家便利店。美宜佳则在华东、华南、华北、华西等20个省建立了自有产业园(仓)及物流车队,今年4月份在湖北省开1000家店后,建立了华中自有仓。
所以热钱涌向头部便利店品牌的概率就越来越大,弘章资本投资人陈雪琪直接向36氪表示,他们会在头部便利店品牌中寻找标的。注:从整个中国便利店资本流向来看,融资案例从2017年的96起缩水至今年的仅7起。
从中国便利店top100中,有不少广东本土便利店,譬如排名第4的天福、第13名易站。他们普遍成立于2000年前后。美宜佳成立于1997年,紧随其后天福成立于2004年,易站则成立于2009年。这些本土系便利店从生长时就避免了与日系便利店的直接竞争,他们下沉到社区,做日用百货生意。
相比日系便利店三大品牌在日本市场占据的89%市场份额,中国便利店市场仍存在较大市场空间。从店铺数量来看,7-11和全家的直营商业模式束缚了其在我国国内扩店的脚步。鲜食门店开店的基础是中央厨房和物流体系的完善。
便利店在一二线城市水深火热,但在下沉市场,仍有万店、十万家店的机会。这对美宜佳的物流系统、供应链系统、人才储备是新的挑战。36氪了解到,“师徒制”是美宜佳的传统,但由于步伐迈大,传统管理办法逐渐面临瓶颈。近两年来,美宜佳逐步引入外部高管开始进行内部调整。
本土系便利店的龙头美宜佳也正在单店模型上对标日系便利店。“品牌升级是必须的,在30平方里做出惊喜,就像宜家一居室怎么做到收纳和风格的结合。”美宜佳首席品牌运营官陈耀锋向36氪表示。
除却大举进攻鲜食门店,本土便利店品牌未来或将拥有更多的转型机遇,譬如零食散装店、临期折扣店模式,或将面临重新定位。
(陈戈、魏洁、方也为化名)
(36氪作者余洋洋对本文亦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