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春莹连发20张图:每分钟的中国

2022-10-16 11:43:51 作者: 华春莹连发2

“每分钟,肯尼亚蒙巴萨-内罗毕标准轨铁路将30名乘客和7个标准集装箱的货物送抵目的地。”

蒙内铁路连接着东非第一大港口蒙巴萨和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全长约480公里,是一条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建造的现代化铁路,也是肯尼亚独立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

2017年5月31日,由中国路桥公司承建的蒙内铁路建成通车,乘客从内罗毕到蒙巴萨的旅行时间从平均10小时减少到5小时。到今年,蒙内铁路迎来了投入运营的5周年。

肯尼亚铁路公司总经理菲利普·马伊恩日前向新华社表示,蒙内铁路是肯尼亚效率最高、最可靠的基础设施。五年来累计发送旅客800万人次,如今日均开行6列客车,每天运送7000到1万名乘客。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坐蒙内铁路,因为它安全、准时、舒适。

蒙内铁路也是将“一带一路”建成“绿色之路”的生动写照,其全线建有大型野生动物通道14个、桥梁79座,所有桥梁式动物通道净高均在6.5米以上,方便大象和长颈鹿等大型动物无障碍通行。


“每分钟,中企投资的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发电6088千瓦时,足以满足500万当地居民的需求。”

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是中巴经济走廊首个水电投资项目,由中国三峡集团投资开发,今年6月29日刚刚全面投入商业运营。

卡洛特水电站位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杰赫勒姆河上,于2015年4月破土动工建设,总装机容量72万千瓦。据介绍,项目装机容量达72万千瓦,每年可向巴基斯坦提供32亿千瓦时清洁电能,满足当地约500万人用电需求。项目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4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50万吨,将对缓解巴电力短缺、改善能源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卡洛特水电站项目还注重促进与周边社区的融合发展。项目规划中包含在周边修建20多个公益项目,包括学校、医院、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电站建成后,每年可为当地提供超过4500多个就业岗位。


“每分钟,中企承建的马尔代夫维拉纳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经手运送约16名乘客和230千克货物。”

马尔代夫维拉纳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是北京城建集团在马尔代夫承揽的首个大型EPC项目。项目建设完成了马尔代夫第一条3400m×60m的4F级跑道,跑道两端均配置I类仪表着陆系统和I类精密进近灯光系统,满足空客A380、波音747-8等F类大飞机起降需求。

10月6日,该项目举行了新跑道开通仪式,标志着维拉纳机场飞行区改扩建工程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国驻马尔代夫大使王立新当天指出,这将成倍增加维拉纳国际机场运力,每小时飞机起落架次将从8架次增加到21架次,年客流量将从430万人次增加到857万人次,年货物吞吐量将从6.5万吨增加到12.1万吨。


“每分钟,中企承建的安哥拉卡宾达供水项目供水3.5立方米,该项目惠及60万当地居民。”

安哥拉卡宾达供水项目由中国铁建承建,今年6月30日竣工并投入使用。据悉,该项目采用中国标准建设,日供水能力达5万立方米,是安哥拉在卡宾达省投资最大的民生工程,覆盖卡宾达省92%的人口居住区域。

据卡宾达省省长尼温加透露,该项目可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供应自来水,将极大缓解居民生活用水紧张,还将对当地工业、教育、文化、港口运输等行业产生积极作用,意义重大。他感谢中国企业在项目建设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中国铁建卡宾达供水工程项目经理谷建岭表示,中国铁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解决当地居民就业达1万余人次,还培养了一大批技术工人。


“每分钟,中国与‘一带一路’伙伴国的进出口贸易额达人民币2530万元。”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已成为25个沿线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截至今年5月,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约11.8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

另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2013—2021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值由6.5万亿元增长至11.6万亿元,年均增长7.5%,高于同期整体货物贸易年均增速;占同期我国外贸总值的比重由25%提升至29.7%。

此外,“丝路电商”成为拓展经贸合作的新亮点和新引擎。截至2020年末,我国已与16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与22个国家建立“丝路电商”双边合作机制,共同开展政策沟通、规划对接、产业促进、地方合作、能力建设等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着力培育贸易投资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