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村庄发现人骨遗骸 专家:他们都是青壮年

2022-11-21 09:18:53 作者: 杭州一村庄发

   萧山瓜沥镇沿塘村有座化成禅寺,始建于北宋年间,大约距离现在有900多年历史了。

  今年10月中旬,萧山瓜沥镇沿塘村村民在寺院东北角的围墙外河边劳作时,发现了一些疑似人类骨骸。

  而早在20多年前,村民汪建庆牵头修建寺院时,在地底下挖出了人骨遗骸,这些新发现的和以前的遗骸,脆弱得一碰就碎,它们是谁的?

  10月30日,原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主任法医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张继宗,及“浙江迪安鉴定”的三名法医受邀来到寺院,为这些遗骸验明正身,他们将努力呈现出他们的生前信息。

  11月16日,浙江迪安鉴定出具了咨询意见书。

  意见书上显示:三具遗骸均为男性,三人中,一人年龄在29-35岁,其余两人年龄在30-38岁,三人身高不等,其中一个是个高个子。三人埋葬时间都在60年以上。其中一人可能生前在战争中失去了右手臂。

  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当时在鉴定现场,专家将初步判断为三名成年男子的遗骸,分别编号为1号、2号、3号。

  据了解,1号遗骸和2号遗骸即为10月中旬,当地村民在寺院东北角围墙外的河边挖掘出来的。3号遗骸则为20多年前,当地村民汪建庆牵头修建庙宇时,在清理废墟、挖地基的时候发现的,当时有清晰可辨的骨架,他们把这些遗骸殓入罐内,和随军用品一起埋葬,还建了墓竖了碑。汪建庆回忆,当时,他发现该遗骸骨架少了一只手臂。

  因为年代久远,这些遗骸腐化严重。

  根据意见书描述,20多年前被殓入罐内的3号遗骸,尚存下33块人类骨骼,上肢部分,两块碎骨勉强拼凑成一条较为完整的左肱骨,但不见右侧肱骨。专家推断这名男子在29-35岁,身高在166-175厘米之间。

  人的肱骨,就是上臂,上端与肩胛骨形成了肩关节,下端与与桡骨和尺骨形成肘关节。结合汪建庆的记忆,可能“他”生前在战争中失去了右手臂。

  2号遗骸,有48块骨骼,相对其他两具遗骸,头颅部分相对完整,顶骨和枕骨还有四肢骨头碳化。据当时在现场参与鉴定的人员说,“看着有烧过的痕迹”。“他”的眉弓明显,长骨(即四肢较长的骨头,如肱骨、耻骨、股骨等)粗壮,长骨是决定一个人身高的主要因素。专家推断,这名男性年龄在30-38岁,身高在171-180厘米。

  我们的脸部轮廓,眉骨是面部上庭的最高点,上庭是不是立体就体现在眉弓,眉弓凸出,会显得眼窝深邃,眉眼间更有魅力,用现在大白话来说,帅哥都是眉骨突出、棱角分明的。所以,从鉴定情况来看,“他”生前可能是一位相貌英俊、身材高挑的帅哥。

  1号遗骸,有66块骨骼,意见书描述:残存的下颌骨有两枚磨牙,牙齿磨损厉害,牙尖磨平以及牙本质点状暴露。从现在临床医学看,牙本质暴露主要是龋坏、楔状缺损等原因所致。“他”生前很可能因为战争年代条件艰苦无法保持口腔卫生导致了龋齿。专家推断,这名男性年龄30-38岁,身高162-171厘米。

  专家推断,三名男性埋葬时间都在60年以上。

  82年前,在萧山衙前一带,曾发生一场惨烈的战役。那也曾是萧山(当时为萧山县)惨烈的一段历史。

  据历史资料记载,1937年12月24日,杭州沦陷。同年年底,国民革命军62师、63师等部队向杭州方向回撤,退守钱塘江南岸。1940年1月22日凌晨,日军偷渡发动钱江战役,萧山县城沦陷,同年1月23日,日军侵入萧山县多地。同年2月19日,浙抗卫第八支队在衙前一带被日军包围,数千官兵几近全军覆没。

  而衙前和瓜沥相邻,从如今的地图看,相距八九公里。但有没有可能,是当年在战争中不幸遇难的当地村民呢?

  当地老的村民回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里发现一座土坟,里面堆着很多尸骨,当年因为要修路,土坟被填,尸骨被撒进村里的河里,后来又几经变迁,一些遗存的尸骨又被埋进地里。另外,20多年前,汪建庆他们修建寺院时,和人类遗骨一起发现的还有帽徽、纽扣、子弹壳,“是埋在一起的”,这些年,其他村民们也在村里挖到了锈迹斑斑的子弹壳等战争遗物。

  假如是村民,一方面,死者的年龄段不会这么接近,不会都集中在30多岁的青壮年,年龄可能会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去世后也不会以合葬的方式。

  老一辈村民还说,当年一路部队在化成禅寺打仗,不幸全部牺牲,日军后又烧毁了寺院,2号遗骸上发现的碳化痕迹印证了这一点,“这和当时战况记载也是吻合的”,萧山抗战纪念馆筹建人周寅说。

  还有当地村民回忆,一、二十年前,有外省的人时不时来村里,烧香祈福,祭奠亡人。

  从这次的鉴定情况,结合史料记载、村民回忆,多处印证得出:这三名埋葬60年以上的男性应该是浙江省国民抗敌自卫团第八支队阵亡将士。

  虽然,如今我们无从知道他们的名字、籍贯等具体的信息,也无法得知他们生前遭遇了什么,但至少还原了他们生前一些信息,他们的年龄、身高、相貌和身体特征等,让我们对这些无名英雄,有了一个更立体、轮廓般的记忆。

  一份143人的不完全名单

  此前,周寅和汪建庆他们计划,等遗骸鉴定结果确认后,他们将着手为82年前在萧山牺牲的自卫团那些无名英雄们在寺院建一座公墓、竖一块纪念碑。

  发现的这三具遗骸,则作为自卫团阵亡将士的代表,重新让他们入土为安,纪念碑上将一一刻上所有阵亡将士们的名字。公墓将选在寺院一处大殿前的空地上,他们还打算在寺院边上建一个小型陈列馆,把那段惨烈的历史告诉大家,把这些无名英雄的事迹告诉大家。

  在专家意见书出具的同时,一份阵亡将士的不完全名单也被整理出来。

  据史料记载,当年大约有几千名自卫团将士牺牲,但关于他们的信息很多被“隐藏”在一次次战役记录中,需要通过搜集、比对、应证。

  萧山河上抗战历史研究会查询省档案馆馆藏资料来搜集,但历史资料缺失严重。周寅介绍,这份名单目前收录了自卫团第八、第六支队及五区抗卫总队(据资料,1938年春夏之初,浙江省抗敌自卫团第五总队成立,成立初以淳安籍青年为多,有1500人,也有其他籍贯士兵)在1940年2月9日、2月15-2月16日、2月17日作战时阵亡的将士,共143名。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