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榨菜”成为年轻人佐餐标配

2022-11-23 09:14:23 作者: “电子榨菜”

对话

食用“电子榨菜”

实现对个人空间的重组

80后青年学者王程韡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特任教授,同时也是一名饮食社会学者。他曾撰写《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场饮食社会学的冒险》一书,开设网红课程《舌尖上的社会学》,通过食物与进食方式之间的故事,从吃饭这件事出发,开启关于社会学的严肃讨论。

北青报:您如何看待“电子榨菜”?

王程韡:“电子榨菜”作为一种生活现象,我们可以把它当做年轻人对都市生活的短暂逃离。这种逃离不仅在吃饭,大家在卫生间里也会玩手机,看短剧、综艺等各种视频。换个角度去想,年轻人只是想拥有一个可供逃离的空间。

大家普遍认为聚餐吃饭是一种社交行为,我们吃饭最开心的是和很熟悉的朋友在一起,因为社会联系已经建立起来,吃什么真的无所谓——跟你最爱的人一起喝风你都开心。但是生活中社会性的饭局不是这样的。很多时候是不认识的和不熟悉的人聚在一起,因为一些缘故,这饭非吃不可,这就涉及到社会学中“我”的概念。

北青报:如何看待通过“电子榨菜”实现对个人空间的重组与掌控?

王程韡:举个例子,一个时长很长的综艺《脱口秀大会》,两个小时时间太长了怎么办?网上有人帮你做成40分钟纯享版,如果还是觉得时间很长可以2倍速,甚至4倍速播放,其实技术给了我们很多种重组社会、重组生活的可能性。在吃饭这个环境里,你还可以重组时间:不管这个综艺录制了几天几夜,剪出2小时成片,你4倍速播放完了。这就是个人重组社会——当外界的生活让你感到无力,你可以通过对技术的运用,重新对生活充满掌控感。

把老剧作为“电子榨菜”的好处在于,视频播放的速度你能掌握——这取决于你给你吃饭预留了多少时间,然后再选择一个合适的视频。在这种环境之下,我们不但可以重组世界,还可以通过倍速播放、通过重看经典,把过去最美好的时光找回来。

然后大家再去搞一个豆瓣小组,推荐你喜欢的“电子榨菜”,通过推荐得到共鸣,这个过程里会产生新的社会连接——大家都有同样的爱好,我们互相之间可以连起来,也通过线上的社会连接帮我们产生了更多个分身,让人不会局限在原来不可控的环境里边。

北青报:食用“电子榨菜”的年轻人是什么样的心态?

王程韡:很多人是在食用“电子榨菜”的过程里充电。我觉得每一个享用“电子榨菜”的人,是最有正能量的人,因为在完成这一系列的洗礼之后,回到精神焕发的状态,他可以重新出现在社会面前:可以再去应酬一个饭局。

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给别人留下一点空间,这是属于他自己的世界,这是我最核心想说的话,“电子榨菜”不简简单单是一个孤独感的问题,也不能简单理解为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入侵。我看到的是更多积极的东西,“电子榨菜”这个词本身,也带有特别强的自嘲,显示出一种乐观。

北青报:您会怎么为“电子榨菜”命名?

王程韡:大家在给拌饭视频命名为“电子榨菜”时,也带着一种自我降格。我更喜欢管它叫做“时间和精神的房子”,这源于《龙珠》里著名的修炼场所,这个特殊的空间是一个可以迅速提升实力的修炼场所,里面时间与外界时间有差异,具体位置位于神殿,可能在里面修炼了很长时间,回到真实世界才过了一天。其实很多电子游戏也是“时间和精神的房子”,玩家需要在游戏的虚拟环境里边得到一种精神能量,当大家穿梭回到现实世界,把精神能量带回来。

曾有一位00后向我们讲述她和朋友们凑在一起吃饭,都是先玩手机,等菜上齐大家默默吃饭。麻省理工学院(MIT)科技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Sherry Turkle)撰写的《在一起孤独》,讲到信息技术貌似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却让我们害怕亲密交流而更加孤立。

现在很多人一起吃饭,每个人都捧着自己的手机先玩一通,饭局真正开始时再交流——这是为什么?其实还是为了逃离——因为下一秒就要进入到战斗状态了,每一句话都要说得符合社会规范,这很辛苦。所以,有的时候讲技术入侵人的生活,可能有点过虑了。在我的《正是河豚欲上时》里,也写到日本一人食的拉面店老板会把隔板隔起来,筑就一个独立的空间——其实人们需要的是这种逃离,在社交生活过于丰富的今天,逃离其实是一种我们需要享受的奢侈品。不管是时间还是空间上,“电子榨菜”其实也是最广义的社会隔离小环境,让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边重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