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计划于11月29日23时08分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组成。他们此行将完成中国空间站建设最后阶段的任务,“空间站的建成将成为中国近地轨道雄心的一个里程碑”,路透社称。届时,中国的“天宫”也将创下首次同时容纳6名航天员的纪录。今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进入第30年,而神舟十五号的发射,正好是我国搭载真人的航天飞船即将展开的第十次太空征程。美联社28日感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成功,强调这项工程 “始终有条不紊地进行,几乎完全没靠外部支持”。除了载人航天领域之外——前年,嫦娥五号将月球岩石带回地球;去年,玉兔二号拍摄到月球背面的“神秘小屋”;今年,祝融号晒出在火星上与“冰墩墩”“雪容融”的合影——浩瀚太空近年来不断地见证中国的航天雄心,也必将留下更多、更远中国人探索和利用太空的光辉足迹。
28日,执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费俊龙(中)、邓清明(右)、张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
太空交接班,中国第一次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11月29日23时08分,我国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此次任务是载人航天工程2022年的第六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建造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其中航天员费俊龙担任指令长,他曾参加过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邓清明、张陆都是首次飞行。
神舟十五号发射的预报立刻引发国际热议。俄新社28日报道称,神舟十五号及3名航天员此行将赴中国空间站“天宫”进行人员轮换。中国空间站的总居住空间约为110立方米,可同时容纳6名航天员。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乘组将完成中国空间站首次在轨轮换,并驻守6个月。目前,“天宫”空间站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已作好迎接神舟十五号乘组进驻各项准备工作。
路透社28日称,2021年4月,中国开始建造由三个模块组成的空间站,发射了航天员的主要生活舱天和舱。7月和11月,中国发射了剩下的两个实验舱——问天和梦天,将在那里进行科学实验。该空间站的设计寿命至少为10年,它的建成将是中国近地轨道雄心的一个里程碑。
今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飞船发射入轨,目前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170余天。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神舟十五号任务亮点颇多,其中6名中国航天员将“同时在轨”无疑最引人关注,“这是中国航天员同时在天上人数最多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此外,神舟十五号乘组将完成15个科学实验机柜解锁、安装与测试。这也是中国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上安装机柜数量最多的一次。
美国“太空政策”网站28日称,神舟十五号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又向前迈进一步。在20世纪80年代,苏联空间站的人员交接成为例行公事,由16个国家共同建造的国际空间站也是如此,每隔4-6个月进行一次航天员的轮换。但对中国来说,这是第一次。
空间站建造阶段最后一棒
在11月28日上午举行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季启明介绍称,作为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任务主要目的为:验证空间站支持乘组轮换能力,实现航天员乘组首次在轨轮换;开展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进行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进行空间站日常的维护维修;验证空间站三舱组合体常态化运行模式。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神舟十五号乘组人员还未启动,他们的“行李”已经先一步由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快递”到空间站。货运飞船上装载了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6个月的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韩联社称,按照规划,未来中国每年将发射2艘载人飞船和2艘货运飞船,对“天宫”的运行进行全方位支持。
美国太空网称,神舟十四号的航天员将在神舟十五号抵达“天宫”数天之后,即12月初返回地球。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迎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计划于明年5月返回东风着陆场。报道称,中国还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候向外国航天员甚至游客开放“天宫”。
据了解,从2021年4月起,中国载人航天在19个月内,密集实施11次发射、2次飞船返回、7次航天员出舱,4个飞行乘组12名航天员接续在轨工作,如期完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对于在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内取得的这项历史性成就,季启明表示,成功首先靠的是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其次靠的是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再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始终坚持自立自强、自主创新,突破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部组件和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发展道路。杨宇光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空间站建设速度如此之快还得益于我们有一个非常合理的顶层设计,避免了在空间站建设过程中出现像苏联和美国那样因为技术路径反复更改“走弯路”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