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批作业不能只写“阅”!浙江中小学10门学科作业有管理标准了

2022-12-07 09:13:10 作者: 老师批作业不

  (四)作业反馈

  第18条 作业反馈要及时,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创新作业反馈形式,对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例及时讲评,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过程,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在作业中学习与成长。

  第19条 教师要及时总结、反思作业所反馈的情况,以巩固促进学生学习目标达成作为着眼点,及时改进调整教学行为、教学策略。既要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也要通过作业评价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

  第20条 实践性作业成果要有记录、有交流、有分享。提高实践性作业的教育和激励功能。

  初中道德与法治

  浙江省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

  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第1条  作业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巩固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增强政治认同、提升道德修养、培养法治观念、塑造健全人格和提高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

  第2条  作业应价值导向正确。道德与法治作业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引导学生以阳光乐观的态度去剖析社会问题,传递正能量。

  第3条  作业要知行要求明确。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不同年级特点对观念认知与道德品行进行科学设计引导,制订具体、适切和可操作的作业目标,引导学生知行合一。

  二、具体要求

  (一)作业设计

  第4条  作业设计要彰显适切性。作业应契合学生认知水平,符合学生成长规律,指向核心素养。要在研读《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浙江省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基础上,依标据本,结合实际设计作业。

  第5条  作业设计要确保科学性。作业的核心目的是育人,应首先遵循科学性原则,做到准确无误,语言表述简炼明确,无歧义;对客观性题目,提供准确答案;对开放性题目,提供清晰、明确的评价标准。

  第6条  作业设计要体现差异性。要在整体把握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分层布置作业,针对不同学情设计不同要求、难度的作业,给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

  第7条  作业设计要坚持多样性。注重基础性作业、提高性作业、发展性作业结合,课时作业与单元作业结合,书面作业与实践性作业结合,同时要积极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

  (二)作业布置

  第8条  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作业布置需加强与其他各科协调,严格控制每次书面作业总量和时长,根据年段实际,一般学生每次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15分钟。节假日期间,各年级可适量布置实践探究类作业。加强作业统筹,积极开展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第9条  精选作业内容。一是体现基础性、典型性和综合性,突出核心素养导向;二是要善于对试卷或教辅资料进行选编、改编或创编,鼓励各学校教研组开发高质量校本作业;三是坚持教师先做先练,挑选出适合学生的习题,严禁出现错题、超标题、重复题。

  第10条 丰富作业形式。作业设计应坚持书面与非书面、传统与创新作业相结合;坚持课堂与课后、课本与校本作业相结合;坚持学科与综合、短程与长程作业相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主要有基础性作业、创新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

  第11条  严控作业难度。作业内容要合理搭配,由易到难,难易适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设计多梯级、分层作业,满足学优生、学困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

  第12条  拓展作业广度。延伸与拓展学科教学的广度与效度,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和参与模拟法庭、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社会活动中提升道德实践能力。

  第13条  加强作业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校内及时完成书面作业,对有难度的作业给予必要的点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鼓励学生利用“浙里问学”平台,自主学习,解决作业疑难问题。

  (三)作业批改

  第14条  作业批改要及时。及时批改、及时下发,杜绝几次作业集中、随意、简单化的批改现象,提倡建立错题档案。增加面批频次,更好了解学情,及时调整教法、指导学法。

  第15条  作业批改要规范。一律用红笔批改,批改符号要规范,批改要有日期、等第,加强表扬性、鼓励性等个性化评语运用。作业批改认真细致,无漏批、不批或错批现象,有发必批、有收必批、有错必纠。

  第16条  作业批改要多元。对不同形式的作业,采用不同的批改方法和策略。评价主体要多元化,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家长及社会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第17条  作业批改要到位。教师要全批全改,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同时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四)作业反馈

  第18条  作业反馈要及时。教师对作业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随时做好标注、摘记并及时反馈,以引起学生注意;要帮助学生养成订正错误、归纳整理的习惯,及时做好二次批改。

  第19条  反馈方式可多样。基础性作业以课堂反馈为主;实践性作业要加强过程指导,通过口头交流、成果分享等方式进行反馈。综合运用质性分析和量化评定,发挥评价的引导、激励功能,强化对学困生的辅导帮扶。

  第20条  反馈效果要保证。教师要做好学生日常作业完成情况的记载,及时总结、反思作业反馈成效。实践性作业成果要有记录、有交流、有分享。教研组要定期开展作业设计评比、作业展示交流研讨等活动,不断提升作业品质,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