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老年人普遍关注的一个议题。而互联网为老年人接触健康信息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当老年人在互联网世界碰上健康话题,是会产生正向传播效应,还是滋生出谣言传播的温床?
近年来,互联网逐渐在老年人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 4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 2021 年 12 月,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互联网普及率已达 43.2%。同时,促使60 岁及以上老年人中非网民群体上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方便获取专业信息,如医疗健康信息等。网络新闻的使用率是唯一一个老年网民使用更多的应用类型,比网民整体高3.2%,这也体现了老年人对信息有着大量需求。
老年人搭上互联网的“快车”,本该是一件跟上潮流、便捷获取信息、丰富退休生活的好事。然而,如今的网络环境并不能完全守住老年人健康信息安全的底线。多如牛毛的自媒体让人看花了眼,为赚流量夸大其词;无孔不入的广告让真相成为一种商品,价高者得其“定义权”,可以让是非颠倒。
疫情期间,“采样棉签有荧光,会危害身体健康”的谣言在老年人中流行了起来,也导致很多老年人采样后在核酸点不远处直接吐痰,大大增加了防疫的风险。现实生活中还能普遍看到在撞树强身健体的老人、吃大蒜防新冠的老人……这些健康类谣言的危害已经从网络延伸到了现实生活。再加上,老年人感受身体衰老之时,对养生保健等话题投入更高的关注度。层出不穷的谣言便抓住这样的心理,制造焦虑,兜售恐慌。如何及时、有效辟谣,防止互联网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灾区”,已经成为现实重要考题。
另一方面,由于成长环境的差异,老年人与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年轻人客观存在着“数字鸿沟,弥合知识差距、提高老年人媒介素养也是重要举措之一,让老年人在辟谣中化被动为主动。有关部门可以组织老年人网络课堂、网络辟谣知识宣传等类型丰富的活动,帮助老年人安全享受数字生活。此外,在知识素养之外,不可忽略的是老年人心理层面的需求。老年人退休之际所面临的身份转化、身体机能变化造成注意力集中于健康之上,“对症下药”的办法是在现实中让更多关爱与陪伴落地,以避免迷失在网络谣言的虚无之中。
互联网世界的大门从不对老年人封闭,只是还需要在一步步探索中寻求适合老年人的“门槛高度”,用心打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生态,让正确的健康信息能为老年人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