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不动,坐着嘛还好,躺着就不行了,不能睡觉。”老太太说,她两天没合眼了,她丈夫正在外面等待叫号。此时,距离他们开车来医院已有三个小时。
生离死别就在眼前
重症高危老年人,是医务人员最紧迫的救治对象。
长海医院急诊内科主任张文军记得,这一周他最高兴的事,就是2022年12月26日那天下午成功救治一名一级病患。
“他们自己开车来的,车开到马路边,护士立即拉推车跑出去把病人接进来。患者被快速送到抢救室气管插管,持续心肺复苏。因为复苏很及时,救治成功了!”张文军到现在也很兴奋,这名老年患者已被转移到呼吸科监护室,由护工每日照看。
急诊室专用转运床。重症病人增多,如不能及时分流,病人积压将造成急诊“瘫痪”。这是急诊负责人王美堂最担心的事,最近该院每天都在协调急诊分流。“病房优先开给重症老人。”王美堂说,重症病区不断扩容,心脏外科ICU、CCU(冠心病监护病房)和感染科、麻醉科的重症监护病房,均在2022年12月下旬开始加紧改造。粗算下来,长海医院重症床位的储备已超过100张。每天上下午各一次,各科医生到急诊协调床位、收治病人。“外科、骨科、内科,不是呼吸科的病房也在收。”张文军说,他指了指正在给老人看血压的医生:“他是我们肾内科的医生,但肾科也是内科,呼吸道和肺部的问题他也能看,就帮我们分担了。”
病人一旦收入病房,身边允许一名家属陪同。如果到了重症监护室,家属就不能进了,病人统一由护工照料。每天护工会告诉家属里面的病人需要什么——多是尿片、吸管和纸巾等用品。
无法收入病房的留观病人分散在角角落落。走廊一处,一对中年姐妹在给患病的老人擦身子,从小腹擦到大腿。她们为老人取下尿布,翻身又擦过两遍后,给她垫上了三层纸尿裤。
每一张床上家属都自配了防老人摔落的“安全带”,这对姐妹用的是家里床单撕下的粉绳子。为母亲擦完身体后,绳子在胸、腿各绕一圈小心翼翼绑上,她就可以安心睡觉了。
大厅前台聚集着坐轮椅来的老人,他们等待着检查结果,还没有在医院“扎根”。“‘阳’了以后,我妈妈已经四五天吃不下东西了,每天就喝点茶,怎么办嘛。”母亲躺在轮椅上,一旁的女儿很担心。2022年12月29日早上,她发现母亲呼吸不畅,当即叫了救护车,4小时后救护车将病人送至长海医院急诊。当日下午做完检查后,她开始和护士协调母亲的床位。
悲伤的事情在所难免。罗飞说,他印象最深刻的是2022年12月29日下午3点送来的一位一级重症病人。“刚送来已经不行了,我们正准备送急救室,人已经没了,就十分钟。”
“医生,你给他退掉吧,人已经停掉了。”护士拿着去世老人的缴费单对罗飞说。“啊,行。”他愣了一下,接过来点点头。
“小秀,秀丽的秀。就刚刚吐血那个。”死者的女儿在电脑前向医生拼母亲的名字。“你去照个心电图(确认死亡),盖章,然后送太平间好吧。”罗飞熟练地办完了一套流程。
“谢谢医生。”死者的女儿对远处的老公摇摇头,然后平静地发呆。和身边挤着向前排队的其他患者家属相比,他们眼里再没有那种紧迫感。最后,他们决定带老人的遗体回崇明老家火化,落叶归根。
“家属哭得稀里哗啦还是很感触的。印象最深的是患者去世后,子女哭着说我没有爸爸妈妈了,那个时候真的感慨万千。”罗飞说,很多患者年龄大了,生离死别就摆在眼前。对医生来说这本是常有的事,可每每面对时,这个刚来急诊半年的年轻医生还是忍不住难受。
所有医护都扑上
急诊科护士长胡敏到2022年最后一天还没有转阴,12月25日发烧后回去吃药睡了一觉,次日早上就返岗上班。“我们医护基本上都‘阳’了。‘阳’了以后自己调节,觉得情况还可以立即返岗。”她说。
防控政策调整后,因为环境风险更高,身处一线的医护人员感染新冠病毒更早。在长海医院急诊科,超过80%的医护人员都已感染,他们在症状缓解后全部返岗。
为了让最危急的病人得到最及时的救治,上海市多家三级医院呼吁,“非急诊”患者可通过普通门诊或区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级诊疗”,为危重症患者让出“生命通道”。
“现在病人数量多,我们的原则其实就是把所有医护人员都扑上去,有多少医疗力量全部都上去,能上班的都上班,就是这样。”王美堂说,他很心疼带病上岗的医务人员,他们都在症状缓解后主动返岗,共同应对当前紧迫的救治压力。
为应对巨大的救治压力,长海医院协调医护力量支援急诊。急诊最大的压力在发热门诊和内科,前者主要接诊轻症患者,后者主要面对重症病人。目前,发热门诊5套医务人员持续不断地接诊,急诊内科也增加了多套医务人员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