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2023年春运拉开大幕。这也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我们迎来的第一个春运。
行走路上,时光在变,不变的是人们对团圆的期盼。春运首日,新华社记者带你直击一线,一起开启2023年春运。
1月7日,旅客在苏州站进站乘车。
回升的客流里,是悄然回归的暖意
7日清晨5点34分,G6701次列车缓缓驶出北京西站12站台,这是2023年春运北京地区开行的首趟列车。
5号车厢里的一幅海报上,一张张图片浓缩了2022年的发展变化,让人百感交集。许愿墙上是满满的旅客留言,一名叫程浩的旅客写道:“2023年,赶上燕来,见证花开,我要约上亲朋好友,坐上高铁,一起逛遍祖国大好河山!”。
2023年春运从1月7日开始,到2月15日结束,共40天。分析显示,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跨区域人员流动加速释放,春运客流将从低位运行转向快速恢复。
在升腾的烟火气中,在对新年美好的期盼里,祖国大地上,一幅热热闹闹、忙中有序的画卷正在铺展。
祖国西北角,乌鲁木齐站装点一新,喜庆的窗花、大红的灯笼和中国结为踏上旅程的人们带来暖意;西南山区,复兴号“绿巨人”在新成昆铁路上飞驰,彝族列车长阿衣布卡带来“库史木撒”(新年好)的问候,让车厢内欢声笑语;华南暖冬里,高铁枢纽大站广州南站,人潮涌动的火热场面再次重现,旅客手上拎着大包小包,洋溢着回家的喜悦……
“初步分析研判,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为20.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0.3%。”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说。
走进交通运输部综合应急指挥中心,监控大屏上一张张数据图、实景图实时监测全国各地高速公路网情况。京港澳高速、沪昆高速等全国主要干道车辆通行顺畅。
走进民航局空管局运行大厅,在全国民航流量管理系统屏幕上,不少区域的亮点已经连接成片。一个点就是一个航班,民航空管系统预计当天保障航班11355架次。
忙中有序,背后是无数“春运人”的默默付出。在上海公路客运“南大门”上海交运巴士长途南站,记者看到,出行客流明显增加。
“今年的客流去程高峰预计在1月13日至20日。目前,车站在人员组织、运力调整、设施设备等各方面都做了充分准备。”该站站长苗培成说。
在铁路武汉站、汉口站、武昌站、武汉东站这四个武汉大型枢纽客运站,车站工作人员在做好旅客运输服务的同时,提醒旅客规范佩戴口罩,减少聚集,保持安全距离。
徐成光表示,考虑到当前疫情流行尚未结束,一些地方还处于疫情流行高峰期,倡导大家根据自身和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出行计划。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回乡过年的旅客,要加强自身防护,全程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带症状出行。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运输部负责人表示,春运期间,铁路部门将认真落实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各项措施,同时统筹用好2022年开通的新线、新站资源,以及新投用的复兴号动车组等先进装备,增强路网整体功能,提升客运能力。
1月7日,旅客行走在北京西站内。
?升级的服务中,是温馨出行的点滴
7日,成都南站,人头攒动。
在旅客自动检票机前,54岁的陈红喜带着孙子在等候开往老家米易的列车。“现在乘车太方便了,在手机上购买车票,只需要刷身份证就能通过闸机,登车前还有智能提醒。”
“今年春运,候车提醒更加智能化。我们通过旅客服务信息系统,直接针对相应的检票口进行广播,避免了过去多个广播同时播放对旅客候车体验造成的影响。”成都南站党总支书记虞同忠说。
时代变迁中,科技的力量悄然融入春运服务全过程。
全国多地,铁路售票、过闸、认证等多环节的数据,无缝接入到各大火车站中控室,通过大数据计算,让旅客享受到“智能值守”的便捷服务。
站内,互联网信号无死角覆盖、新风系统、暖心服务区、疫情防控智能药箱……新技术的应用让越来越多的旅客在出行中感受到更精细、更贴心的服务。
走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新升级的综合服务柜台集问讯、爱心服务、行李打包等功能为一体,迎来首批春运旅客。
柜台旁,几位身披彩色绶带的“流动问讯特色服务岗”工作人员在为旅客提供咨询引导服务。她们每个人都随身配备了一个“爱心腰包”,里面有针线、口罩、创可贴、风油精、藿香正气液等物品,以备旅客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