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现代年轻人们都不约而同的进入了“中年脱发”模式,脱发已经成为了各个年龄段的困扰,而越来越严重的脱发焦虑,也催生出了规模巨大的毛发诊疗市场。
2022年12月30日,大麦植发递表港交所,开启IPO之路。作为第二家启动上市进程的植发机构,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大麦植发能否顺利闯关,成为“植发第二股”?
业绩稳增,IPO正“发”生
大麦植发作为中国率先提供集问诊及诊断、微针植发、固发养发为一体的毛发诊疗服务的医用集团。在本次更新的招股书中披露的2022年上半年最新财务数据表明,其整体业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大麦植发的主营业务包括手术植发、非手术养固、商品、服务四方面。
于报告期内,大麦植发的总收入分别为7.47亿元、7.64亿元、10.21亿元及4.69亿元,其毛利分别为5.96亿元、5.80亿元、7.24亿元和2.95亿元。
从收入构成来看,手术植发业务为大麦植发贡献了大部分的营收,在各期占比分别为95.7%、93.1%、79.0%及76.6%。与此同时,大麦植发的非手术业务也在不断增长,2019年、2020年、2021年及截至2022年7月31日止七个月,公司非手术服务的收入分别为3190万元、5269千万、2.14亿元及1.10亿元,占各期间总收入的比例不断增长,分别为4.3%、6.9%、21.0%及23.4%。
根据当下毛发诊疗市场的消费趋势变化,大麦植发持续发展养固服务,拓展全周期毛发诊疗服务。对于脱发患者来说,植发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长期全方位的防脱发干预才能尽快解决烦恼。对于植发机构来说,养发固发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市场消费者黏性差的痛点,布局养固服务,既能形成业务闭环,又能发挥业务协同作用。
同时,据灼识咨询,中国的养固服务由2016年的21亿元迅速增至2021年的6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5.5%,预计2021年至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0.2%,增速甚至高于植发市场。因此,大麦植发率先把握养固服务,便成为了提升植发市场份额的关键动作。
从运营数据来看,大麦植发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2021年,大麦植发年交易额超过50000元的重要客户患者占总患者的比例约为8%,于整个植发市场排名首位;2019年至2021年,大麦植发的复购率分别为44.8%、41.3%及50.5%,作为参照,2021年行业平均水平为10%-15%。同时,患者数量也在逐年增长,2019年至2021年大麦植发的植发患者数量分别为23800人、27600人、32700人。另根据灼识咨询报告,2021年大麦植发患者转介率20.2%,指标好于行业平均水准。
这不免让人好奇:当前植发行业野蛮生长,行业竞争激烈,大麦植发是如何俘获消费者芳心、跑出业绩加速度的?
大麦为何“大卖”
梳理大麦植发的发展逻辑,不难发现它的“大卖”占据了天时、地利和人和。
1、天时
当前,受脱发困扰的人群基数十分庞大,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去年4月份,卫健委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2.5亿人正饱受脱发的困扰,30岁以下占到总数的69.8%,约2亿人。另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中国脱发的患病率越来越高,预计到2026年底升至约3.43亿人,占中国总人口的24.2%。
庞大的脱发人群基数为植发市场的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2016年至2021年,植发市场规模由62亿元增长至17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2.8%,如果按复合年增长率22.1%计算,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至470亿元。
而近年来社交平台的发展,也让更多关于脱发的话题讨论被看到,无论是豆瓣上驻扎了近24万人的“防秃小组”,还是购物平台上位居销量榜首的固发、生发洗护用品,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对于植发观念的转变,也促使越来越多脱发患者奔向医用机构寻求解决办法。
面对发展前景广阔的市场、日渐扩大的消费群体,大麦植发前瞻布局,先行抢占市场,根据毛发诊疗市场的发展积极调整产业布局,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已然成为成为中高端毛发诊疗服务行业的头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