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乍暖还寒,来自西伯利亚的西北风与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不断“交锋”,静卧于东海一隅的温州平阳南麂列岛,在奔涌的浪潮中,蕴藏着勃勃生机。
南麂列岛大檑岛卵石滩一侧的山坡上,青蒜般的碧叶丛里,野生水仙花正迎着海风摇曳起舞,目之所及,一片迷人的海岛野趣。因为这漫山遍野的水仙花,大檑岛还有个浪漫的名字——水仙花岛。
沿着海岸线远眺,渔村、礁石、海鸟,天边的流霞和镀金的洋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
不久前,在第27个世界湿地日上,南麂列岛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这是继西溪湿地之后,浙江省的第二个世界级湿地,也是我国目前距离大陆最远的世界级滨海湿地。
远离陆地的南麂列岛怎么会属于湿地,为何能称之为“贝藻王国”,又何以跃升为世界级?背后故事,我们一起探究一二。
天选之地:得天独厚的“贝藻王国”
南麂在哪里?
27°24′30″N至27°30′00″N、120°56′30″E至121°08′30″E……这些严谨又有些冰冷的数字,很难描绘南麂列岛的诗意和丰饶。
碧海仙山、贝藻王国。从位于平阳鳌江的码头出发,航船行驶约55公里,看尽蓝海碧波,遇到成群的海鸟追随,就来到了南麂列岛。83个岛礁星罗棋布,俯瞰南麂主岛,其外形像一只奔跑的野麂。
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以海岛著称的南麂列岛为什么会被列入湿地生态系统?
在1971年签订的《湿地公约》里,曾对湿地有着明确的表述,除了我们日常知道的河口、湖泊、沼泽等湿地类型,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南麂列岛地理位置优越,生境独特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尤其贝藻类区系组成复杂,具有很好的代表性、稀缺性、独特性;海洋鸟类的种类众多,也是众多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停歇地。这些生态区位、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都符合国际重要湿地认定标准。”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总工程师陈舜解释道。
南麂列岛湿地距大陆55公里,湿地类型包括永久性浅海水域、岩石性海岸、沙滩、砾石与卵石滩、滩涂等,主要保护对象为海洋贝藻类、海洋性鸟类和野生水仙花类及其生态环境,是我国主要的海洋贝藻类的天然博物馆、基因库和南北物种引种驯化繁育基地。
南麂列岛有什么?
“贝藻王国”“蓝色牧场”……关于南麂列岛的描述,总是与生物多样性挂钩。
处于台湾暖流和浙江沿岸流的交汇处,加之海岛地形引起的上升流相互交汇,将海底饵料带到表层,南麂岛也因此成了海洋生物的乐土。
“南麂列岛最大的特色就是作为岛屿的生态优势,区域位置得天独厚,加上长效保护,这里保留了丰富的种质资源,是一座海洋生物物种的天然储存库。”提起南麂列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主任徐奎栋赞不绝口。
据最新的生物名录整理统计,湿地范围内已鉴定有海洋生物2155种,包括贝类422种、大型底栖藻类186种、鱼类393种……“这2000多种记录生物,也许只是南麂海洋生物库的冰山一角。”徐奎栋感慨。
总面积不足全国岛屿面积的万分之二,但分布着最多最独特的贝类与藻类种类,黑叶马尾藻、头状马尾藻、浙江褐茸藻等被鉴定为世界新种,热带、亚热带、温带等不同温度性质的贝壳都在这里并存。
“青蚶、条纹隔贻贝、棘刺牡蛎、疣荔枝螺、花棘石鳖……一块巴掌大小的岩礁,就有十几种生物。”提起南麂丰富的生物资源,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海监支队研究室主任陈万东如数家珍。
南麂列岛的水鸟种类也很丰富,黑尾鸥作为迁徙季节的常客,每年在下马鞍岛能稳定地记录到3000多只。在2022年6月,南麂列岛保护区科研人员首次记录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9月,浙江省自然博物院中华凤头燕鸥研究与保护团队在南麂列岛湿地调研时,还首次记录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嘴白鹭。
科研与保护:向大海要答案
南麂列岛之所以能站上世界级舞台,除了自身位置及自然禀赋,持续科研探索带来的支撑与保护,也是重要原因。
“关于南麂列岛的科学考察和调研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作为原总工程师的蔡厚才,今年已经是他进入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第30年。1993年4月,他离开原浙江水产学院的教职,来到家乡南麂岛。
1923年,中国蕨类植物学的奠基人、中科院秦仁昌教授在当时的南京金陵大学林学系当学生时,就曾在南麂列岛的海滩上采到大量野生的水仙鳞茎带回南京栽培。1932年,在《中国沿岸腹足类初步记录》的综述性文献里,就有南麂列岛的一种腹足类(角蝾螺)的记载,这是涉及南麂列岛贝类的最早科研报道。
优越的生态价值,让一批批国内外专家学者慕名而来。1955年以来,南麂列岛已经见证了100多次科学调查考察,有上千人参与其中,“这些科考为南麂列岛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基础资料,也让南麂列岛更加声名远扬。”蔡厚才说道。
“2002年我从海洋化学跨界到海洋生物,第一次出海野外调查就是这里。”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曾江宁回忆,当年的南麂列岛之行,为自己20多年来的海洋保护地研究拉开了序幕。如今,他依然带领着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探索新时期的保护方案。
和曾江宁一样,很多海洋科研人都与南麂命运交织。在他们的眼中,南麂列岛这座生物宝库别具魅力。
以“南麂”命名的南麂侧链藻,分布在小柴屿的岩礁中潮带。来自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博士后李宇航在南麂列岛进行科考调研时,发现了这个藻类新种。依托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科研工作者们陆续在南麂发现了硅藻5个新种、5个中国新记录属、24个新记录种,以及10个线虫新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