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了!医生被机器人取代之路尚远

2023-02-27 09:14:25 作者: 放心了!医生

“全自动手术当然是未来的一个方向,但我认为实现这个目标的道路还很漫长。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每个病人都不一样。未来比较可能的场景是,机器人自动做手术,医生在旁边监督,一旦发生问题,医生就让它停止,进行人工操作。”

近日,ChatGPT引发人们对人工智能的高度关注,各行各业都在探讨各自领域被ChatGPT取代的可能性,医疗领域也不例外,人们重新燃起了对医疗AI的兴趣。

实际上,医疗机器人已经非常常见。据互联网数据资讯网(IFR)的分类,医疗机器人可分为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四类。深圳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医疗机器人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医疗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量达20595家,同比增长40%。

近日,澎湃科技记者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以下简称“长征医院”)观摩了一场达芬奇(Da VinCi)机器人手术,手术的主刀医生是长征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任善成教授,他是亚洲第一例单孔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完成者。

达芬奇机器人被誉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手术机器人”,由美国微创手术仪器和技术先驱直觉外科公司(Intuitive Surgical,ISRG.US)研发和生产。目前,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广泛适用于普外科、泌尿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妇科、五官科、小儿外科等。

任善成告诉澎湃科技,目前,达芬奇机器人在手术中仍担任辅助角色,是人在操作机械臂进行手术,而非机器自动进行手术。目前,远程机器人手术已经实现了,预计3-5年内将会趋向成熟。“全自动手术当然是未来的一个方向,但我认为实现这个目标的道路还很漫长。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每个病人都不一样。未来比较可能的场景是,机器人自动做手术,医生在旁边监督,一旦发生问题,医生就让它停止,进行人工操作。”

机器人和人“合作”的手术

2月15日下午,长征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任善成正在和达芬奇机器人“合作”进行一场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手术。这是他今天的第三位病人,一位66岁的前列腺癌患者。

医生们正在进行术前准备工作。本文图片:澎湃新闻记者 曹年润

前列腺位于盆腔的最深处,膀胱与尿道之间,手术暴露(指创造一个可以让手术器械顺利进入和清晰地显露手术视野的空间)十分困难,且切除前列腺后还需要对膀胱和尿道进行吻合,因而难度很大。传统的腹腔镜长柄不可弯曲,而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机械臂可以360度旋转,使得手术的操作可以更加灵活和精确。任善成从2012年开始使用达芬奇机器人进行手术,11年里,他已经和达芬奇机器人“合作”完成了2000多台手术。

实际上,达芬奇机器人是一种高级腹腔镜系统,由外科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系统和成像系统三部分组成。手术中,任善成坐在手术无菌区之外的控制台,距离病人大约2米,身体前倾,探头看向控制台三维高清内窥镜,他的视野里,是病人腹内病灶位置的立体图像,放大了15倍,任善成向澎湃科技记者形容,这种感觉“就像钻到了病人的肚子里一样。”

任善成并不直接和病人接触,代替他的双手进行手术操作的是机械臂。他用双手通过两个主控制器遥控机械臂,左脚踩脚踏板,控制三维高清内窥镜的摄像头,右脚踩脚踏板,控制手术钳。

手术中有两位助手医生,其中一位主要负责在切除前列腺时辅助调整视野,用吸引器吸走血液和尿液,让主刀医生的视野更清晰,另一位则主要负责辅助缝合膀胱和尿道。“Hem-o-lock。”任善成通过麦克风发出指令,助手随即就用Hem-o-lock夹完成了血管闭合。

长征医院泌尿外科医生丁琦告诉澎湃科技记者,任善成和助手医生之间的配合看上去很轻松,但实际上,这是他们磨合了几千台手术后才达成的默契。“(任善成)主任下一个指令,他(助手医生)就知道应该在哪个位置操作,不需要主任告诉他在几点钟方向、怎么做,否则这场手术可能要3个小时以上。”

大约40分钟,病人的前列腺被完整切除下来。下一步是缝合膀胱和尿道,月牙状的缝合针很流畅地穿过病人组织,但由于这位病人组织比较薄,缝合出现了一些困难,任善成尝试了两次,都没有成功。他很快找到了原因,让助手换了一根更细、更软的线,完成了缝合,整个过程大约花了十分钟时间。“以后像这种病人,都要用这种缝合线。”任善成向助手交代。

“缝合是它的优势,”手术后,任善成告诉澎湃科技记者, “达芬奇机器人的‘手’特别灵活,尤其是在抓针缝合的时候,可以轻松地变换角度,就像把人的手缩小了一样,而且它的‘手’很稳,每针之间的距离很均匀。”

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手术机器人

世界上第一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诞生于1996年。2000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式成为第一个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临床手术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系统。20多年来,达芬奇机器人已经经历了四次迭代,在灵活度、精准度、成像清晰度等方面都大大提高。2014年下半年,研究者还开发了远程观察和指导系统,2018年,单臂达芬奇机器人问世。

据任善成介绍,长征医院有两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他这次使用的是第三代,另一台是第四代。“机器人辅助手术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任善成说,“上海有10-15家医院都有机器人。”

研发和生产达芬奇机器人的美国直觉外科公司成立于1995年,在腹腔镜手术机器人领域处于市场垄断地位。自2000年上市以来,直觉外科公司的营业收入从2000年的0.27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57.1亿美元,其股价也从最初的6.02美元一度上涨至369.69美元(2021年11月,2023年2月25日股价为231.05美元)。直觉外科公司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达芬奇系统的全球总装机量已达7544台,2022年达芬奇机器人全球手术量约187.5万次,同比增长约18%。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