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修建水库,发现“谜”一样的石制工具,它的作用很独特

2020-09-02 08:14:26 作者: 惠州市修建水

在广东省惠州市地区的一处遗址中,考古专家们曾发现一件神秘的石器工具,其形状之怪异,结构之复杂,令在场之人无不震惊,至于此物究竟是什么?它的用途又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54年冬季,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附近地区,准备兴建一座水库,众多的工人与施工设备都来到现场,积极展开施工活动。不过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正是在一处名为梁化镇花树下的地下,考古专家们居然发现了诸多古人生活遗址,其中所出土的文物以石器居多,包括石斧、石簇、石凿等,除此之外,各种铜鼎、瓷碗、瓷盘等珍贵文物也陆续出土,极大地填补了我国考古界对于石器研究的空白。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专家们偶然发现了一件特殊的文物,该文物呈浅铁红色,形制与现代石磨极其相似,共由上、下两部分构成。该石磨上礅为圆柱形,外侧塑造有一圆形方孔钱币状浮雕,上有阳刻“昆山片玉”四字楷书。石磨下礅外围附近,设置有磨流,其磨心高度略高于外沿部分,呈弧腹内收态,此外还刻有卷草纹一周,其器身纹饰自然实用,做工可谓是十分精美。

此时一个问题接踵而至,眼前的石磨究竟是何物?难道它真的是一盘磨?既然如此,它的外形又怎么与其他石磨形状完全不同?对于这个问题,考古专家们一时也无法解答,只能将石磨进行简单的清理,并送到惠州市博物馆实验室中进行深入研究。

对于眼前被清洗干净的石磨,考古专家们陷入了深思,它究竟与其他石磨存在哪些不同?从造型上来看,该石磨上部分较为沉重,应系碾压极细磨料之物,其所磨出的产品,长度至少在2-20微米之间,显然它与其他磨制粮食的石磨有着本质性的区别。直至后来,才有专家确认,该石磨应该正是古人用来研磨茶叶的专用器物。

难道古人所饮用的茶叶与现代不同?这种想法是对的,并且符合古书史籍的记载。古人饮茶有许多讲究,包括点茶、分茶、斗茶等环节,其中饮用茶末更是一种高雅的追求。宋代大文学家苏辙曾在著作《栾城集·回寄圣寿聪者》中写道:“睡待磨茶长辗转,病蒙煎药久迟留。”,阐述的便是磨茶这一制茶工序环节。

接下来我们再谈谈石磨上的四个字,所谓的“昆山片玉”四个字,其实出自于西晋时期的一个重要典故。晋武帝司马炎在位时,曾广求天下贤才,征收了一大批饱学之士。山东一带有一人名叫郤诜,此人博学多才,曾历任朝廷的议郎、尚书左丞、雍州刺史等要职。晋武帝司马炎曾对其加以召见,并在闲聊中问道:“你认为自己怎么样呢?”,郤诜对此不卑不亢,不慌不忙回答说:“我参加贤良对策,天下第一,好比桂林一枝,昆山片玉。”,说罢,晋武帝大笑,从此对其更加刮目相看。

既然“昆山片玉”石磨如此寓意深刻,那么它本身还有其他特殊之处吗?当然有,主要分为以下三点。首先,就目前考古界的发现来看,昆山片玉石磨具有稀缺性,因为它是现今所发现的唯一一件以磨制茶叶为主的石磨,这对于现代人研究古代茶文化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其次,昆山片玉石磨虽然历经千年风雨,但是其物理化学性质尤为稳定,腐蚀风化程度极小,组装之后仍能正常进行工作,而恰恰是这一点,也令考古专家们弄清了其工作流程,感受古人智慧与勤劳的结晶。

最后,从“昆山片玉”四个字来看,它所诠释的意义是具有稀缺性、宝贵性的,因此并非一般阶级能够拥有并使用,这无疑增强了它的尊贵性。更重要的是,此文物也将文化价值与文物价值进行了有机地结合,成为了独具魅力的特殊文物。

谈到这里,我们也希望,类似于昆山片玉石磨这样的文物,能够更多的出土,毕竟它们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更构成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