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明知自己的儿子刘据冤死,为何不善待刘据后人。原因很简单,刘据已死,如果留下刘据的后人,将对新立的太子很不利。或怕被人利用,不利于朝纲稳定。所以汉武帝只能痛下杀手,斩草除根。而刘据的孙子刘病已为何没有被汉武帝斩杀,纯属意外。太子刘据之死,是不是汉武帝故意放任奸臣谄害的结果?
汉武帝剧照
一、 从“尧母门”来看,汉武帝已有废掉太子刘据,立刘弗陵为太子之心。
何为尧母门?《汉书·外戚列传》对尧母门的记载:
汉昭帝刘弗陵是其母钩弋夫人怀孕十四个月所生,与传说中帝尧十四个月所生相吻合,因此汉武帝称钩弋夫人之门为“尧母门”
钩弋夫人剧照
我们来看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二十二是如何评价“尧母门”:
为人君者,动静举措不可不慎,发于中必形于外,天下无不知之。当是时也,皇后、太子皆无恙,而命钩弋之门曰尧母,非名也。是以奸臣逆探上意,知其奇爱少子,欲以为嗣,遂有危皇后、太子之心,卒成巫蛊之祸,悲夫!
从司马光对“尧母门”的评价来看,司马光认为汉武帝身为帝王,其一举一动的影响重大,其言语应该慎之又慎。弗陵是钩弋夫人怀胎十四个月所生,与古代的五帝之一伟大的尧帝一样,其母也是怀胎十四个月所生。身为千古一帝的汉武帝,是否也希望他的继任者父子相类?于是命名钩弋夫人的宫门为”尧母门“。其寓意已经非常明显。就是把钩弋夫人比作尧母,把儿子刘弗陵比作尧帝。
这也太明显了。汉武帝作为帝王,天子一怒尸横遍野,影响太大。所以司马光认为汉武帝对太子刘据“子不类父”的厌恶和刘弗陵的喜欢都不能如此喜形于色。为后来太子刘据遭受巫蛊之祸冤死而埋下伏笔。
历史发展到最后,汉武帝子嗣众多,最后确实还是立了自己最小的儿子刘弗陵为太子。
看到这里,我们不寒而栗,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阅历无数,阅人无数的汉武帝到底是老糊涂了,还是想借他人之手除掉自己的儿子刘据,好立刘弗陵为太子?想想都可怕。
往事已矣,我们无法知道知道汉武帝当时的真实想法。
刘据剧照
二、无情最是帝王家:汉武帝对刘据的子嗣,对自己的子孙痛下杀手,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汉武帝的宠臣江冲和太子刘据曾经结下梁子,随着汉武帝不断年老体衰,江冲害怕汉武帝驾崩后被继位的刘据报复,于是想方设法陷害刘据。
晚年的汉武帝越来越迷信。宫中的美人们有的为躲避灾难,有的相互之间争风吃醋,就叫女巫来宫中施巫蛊,在房间的埋上木头人,好进行祭祀。当美人们遇到不顺时,就相互猜忌争吵,有时甚至告到汉武帝那里相互揭发对方诅咒皇帝。对此大逆不道之事,汉武帝勃然大怒,处死数百后宫妃嫔、宫女。
一日小憩,汉武帝梦见有数百木头人拿棍棒袭击他,汉武帝从梦魇中惊醒后,身体感到极度不舒适,于是派江冲为使者,彻查巫蛊之事。江充终于找到了陷害太子的机会。
汉武帝剧照
江充带着胡人巫师在宫中掘地三尺找木偶,甚至把皇帝的龙椅都捣毁了来找木偶。江充找到了皇后和太子住的地方,事先准备好木偶,于是谎称是从太子和皇后的寝宫中找出来的。
对此刘据非常害怕,听从了太子少傅的计策,先斩杀了江冲和巫师,再奏明皇上。同时刘据调兵遣将,守卫长安。长安城中大乱,有人传言:“太子造反了。”
太子和皇后派人到甘泉宫向汉武帝奏,却见不到皇上。
对于谣言,汉武帝开始不信:““太子肯定是害怕了,又愤恨江充等人,所以发生这样的变故。”
汉武帝于是派使臣去长安招太子刘据来甘泉宫询问。但使臣怕被太子斩杀,未进长安就直接返回甘泉宫,向汉武帝报告:“太子已经造反,要杀我,我逃了回来。”
汉武帝听闻后龙颜大怒,直接发兵攻打长安。命令道:“捕杀叛逆者,朕自会赏罚分明。应用牛车作为掩护,不要和叛逆者短兵相接,杀伤过多兵卒崐!紧守城门,决不能让叛军冲出长安城!”
庚寅(十七日),刘据兵败逃出长安。向东逃湖县,隐藏在泉鸠里。
之后,壶关三老令孤茂冒死向汉武帝上书:“我听说:父亲就好比是天,母亲就好比是地,儿子就好比是天地间的万物,所以只有上天平静,大地安然,万物才能茂盛;只有父慈,母爱,儿子才能孝顺。如今皇太子本是汉朝的合法继承人,将承继万世大业,执行祖宗的重托,论关系又是皇上的嫡长子。江充本为一介平民,不过是个市井中的奴才罢了,陛下却对他尊显重用,让他挟至尊之命来迫害皇太子,纠集一批奸邪小人,对皇太子进行欺诈栽赃、逼迫陷害,使陛下与太子的父子至亲关系隔塞不通。太子进则不能面见皇上,退则被乱臣的陷害困扰,独自蒙冤,无处申诉,忍不住忿恨的心情,起而杀死江充,却又害怕皇上降罪,被迫逃亡。太子作为陛下的儿子,盗用父亲的军队,不过是为了救难,使自己免遭别人的陷害罢了,臣认为并非有什么险恶的用心。《诗经》上说:‘绿蚁 往来落篱笆,谦谦君子不信谗。否则谗言无休止,天下必然出大乱。’以往,江充曾以谗言害死赵太子,天下人无不知晓。而今陛下不加调查,就过分地责备太子,发雷霆之怒,征调大军追捕太子,还命丞相亲自指挥,致使智慧之人不敢进言,善辩之士难以张口,我心中实在感到痛惜。希望陛下放宽心怀,平心静气,不要苛求自己的亲人,不要对太子的错误耿耿于怀,立即结束对太子的征讨,不要让太子长期逃亡在外!我以对陛下的一片忠心,随时准备献出我短暂的性命,待罪于建章宫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