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化的发展,在唐代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为元明两代的继续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并且形成了一个非常具体并且形式多种多样的教育系统,它将学校的教育、家庭上的教育以及社会上的教育合为一体,设立不同类型的学校,满足了当时官僚地主阶级的求学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普通百姓对于文化教育的渴望,使得宋代呈现出学校遍布天下,知识分子众多的现象。
一、宋代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在唐代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为元明两代的继续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这和宋代本身教育发展以及蒙童教育的兴盛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比较繁荣的时代,文化发展也是如此。宋代文化的发展,在唐代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为元明两个朝代的继续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探究其中原因,这和宋代本身教育发展以及蒙童教育的兴盛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首先,宋代形成了一个非常具体并且形式多种多样的教育系统,它将学校的教育、家庭上的教育以及社会上的教育合为一体,就学校教育来说,在宋代的时候,除了有专门的皇室贵族设立的贵族的学校,中央朝廷设立管辖的国立、地方的小学之外,还有大量的专门为广大的中小层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子弟设立的各种私学。
这一些不同类型的学校,不仅仅满足了当时的官僚地主阶级的求学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普通百姓对于文化教育的渴望,使得宋代呈现出学校遍布天下,四海之内知识分子众多,都是彬彬有礼的现象。
家庭教育是宋代蒙童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除了一些官僚世家之外,一些富豪的家庭也请私塾先生在他们的家里教育子弟,家传私学成为蒙童教育的重要的形式。家塾一般情况下,是有自家家长亲自担任教师,对其子弟进行启蒙式的教育。同时,它还是宋代特色的学家饥饿各类专业技术传承的一种方式。
除此之外,中国古代的传统的家训,在宋代更是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除了提出家庭子女必须要遵守家庭家规之外,还要对家庭里面的成员的日常起居以及婚丧等等礼仪作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在家教的内容上面,主要就是通过家长对于人生经验的一种总结,向家人特别是儿子孙子们进行像读书、从师、择友、持家等方面的教育。
特别需要一提的是,“宗约”、“家规”等社会教化的一种形式,往往是通过宗法关系里面和人民都愿意见和学习的一种形式,将其文化知识和封建的伦理道德的观念灌输到蒙童的思想意识当中,起到对于孩童进行社会教育的作用。
其次,宋代蒙童教育的对象开始从士阶层的子弟推及到了农工商各个阶层的子弟,社会阶级结构的这一变化,到了宋代,进一步地得到了强化,引起了人们观念上的改变,当时就有“四民皆百姓之本业”的一种说法,甚至有人提出“读书人人有份”的观点。
这一些思想反映在蒙童教育对象的变化上,宋代蒙童教育的对象,除了王室子孙和一般官僚地主家庭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平民的子弟,打破了传统的阶层上的界限,由此可见,当时的蒙童教育对象范围是相当的广泛的。
最后,宋代蒙童教育的教材种类繁多,内容十分的丰富,随着宋代教育对象的范围逐渐地扩大,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对于教育的内容的需求也不尽相同。这一时期的蒙童教材,除了传统的综合性的蒙童教材,还出现了分类撰写的蒙童教材,涉及到的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个领域,从某一种程度上说,是中国传统知识的一个缩影。
二、宋代蒙童教育的兴盛不是偶然,土地所有制变化,导致社会阶级结构复杂化和世俗地主阶级力量迅速壮大,由此引发了社会了各阶层对文化教育的强烈需求,为蒙童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社会空间
宋代蒙童教育的兴盛一直以来都不是偶然的,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导致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复杂化和世俗地主阶级力量的迅速地壮大,因此,引发了社会了各个阶层对于文化教育的强烈需求,为蒙童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社会空间。
中唐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均田制逐渐地被削弱。宋代之后,土地私有制趋势进一步的加强,随之而来的土地买卖频繁,土地转让过程加速,土地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地提高,导致宋王朝官田私有化、不私田制度、不抑制土地兼并政策的推行,使得宋代阶级关系呈现出复杂、多边性。
宋代土地化私有化的加剧,一方面使得均田制下的均田户转化为自耕农和佃农,另一个方面,南北朝以来部曲、佃客最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取代其的是租佃制下的“客户”,这一些“客户”以租种别人的田地为主,和部曲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在形式上摆脱了过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地有较大的人身自由,为其参与社会流动,提供了可能性。
宋代独立工商业者的和之前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主要表现为宋代的封建国家的户籍制度当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廊坊户”,这也就意味着独立的中小工商业的社会地位被封建国家承认,国家官办工业中的劳动者的身份由之前的劳役工向雇匠工转化。
宋代土地私有化的加剧,促使南北朝以来的士族门阀最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通过租佃制对“客户”进行剥削的“官户”和“乡户”,这一些世俗地主除了不能像士族门阀那样完完全全过寄生生活之外,其阶级内部各个阶层的升级现象,也是相对地比较频繁地转化。
官位世袭制被打破,引起了地主阶级内部各个阶层,甚至是社会各个阶级之间的相互流动。宋代人对于文化教育的需要,因为社会阶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科举制成为促进社会流动的主要渠道之后,宋代社会由于子孙不肖而家道中落的事情,经常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