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明知赵云很能打,为何愿意让他跟刘备走?

2020-10-25 14:25:13 作者: 公孙瓒明知赵

赵云,作为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武将之一,虽然不可否认在《三国演义》中对其个人的能力和功绩进行了部分的渲染夸大,但真实的赵云,一样是一个十分杰出的人才。

然而,赵云在历史的记载中,一开始出现却是在公孙瓒的阵营中,只是出名是在跟着刘备之后。当时的刘备因没权没势,只得投奔公孙瓒这位老同学,岂料在这里竟然让他遇到了赵云这位“知己”。随后两人不仅吃同桌,甚至卧同寝,在之后,赵云就跟着刘备跑了。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才,不仅武能上马打天下,更是一个几乎完美的儒将,公孙瓒为何心甘情愿的让他跟着刘备跑了呢?

一、赵云真正想投靠的人并不是公孙瓒

黄巾之战后朝廷任命刘虞为幽州牧,而公孙瓒恰恰一样被派去抵御乌桓和鲜卑等游牧民族,也就是说公孙瓒其实就是刘虞的下属。

赵云去投奔公孙瓒的时候,因为赵云的老家常山,是在袁绍的治下,所以顺理成章,赵云应该投奔袁绍。可是赵云偏偏一反常态地投入了公孙瓒的麾下。公孙瓒也曾经问了赵云为什么投奔他,赵云是这样说的:

“往常天灾人祸,百姓有倒悬之危。经过本郡军民商议,我们只投靠善施仁政的人,并不是由于厌恶袁绍或者喜欢的缘故。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

这番话表达了赵云的一种什么意思?就是说他投奔人并不会看地域在哪里,谁的实力大,而是只投靠“善施仁政的人”。

那么谁是善施仁政的人呢?自然不会是公孙瓒,公孙瓒一直是个杀伐心很重的人。他和刘虞同在幽州的时候,就一直主张作战,以杀伐震慑游牧民族,其暴虐一直是人尽皆知的。反倒是刘虞,一直反对以战止战,而是想以招降的方式平定游牧民族之乱,他推行与游牧民族通市等措施,也成功使当时中国的北方安定了下来,当时的游牧部落们都十分感念刘虞的仁政。

所以赵云真正想投奔的人应该是刘虞,只是碍于刘虞当时的地位确实太大,而公孙瓒恰恰又是刘虞的属下,所以赵云就顺理成章地先一步投到了公孙瓒的帐下。

二、赵云从没有对某个人,或者说公孙瓒忠诚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哪怕这个人再有本事,放在自己手底下也不会让人安心。比如曹魏的司马懿,曹操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可到死也没有重用过司马懿。

赵云这个人骨子里有一股儒家特别的气节“忠”,甚至可以说到了“愚忠”的地步,他想投靠的,或者说忠诚的从来就不是公孙瓒,而是“汉室”。

不仅是上文说到的赵云,想要投奔施行仁政的刘虞,还是之后他跟随的刘备,这两个人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或者是名号:大汉皇叔。所以赵云之所以愿意跟随他们,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都是刘汉皇室的人。

赵云这个人骨子里就是忠于汉室的,所以他愿意投奔刘虞,愿意跟随刘备,因为这两人都是刘汉宗亲,他忠于的从来都不是单单某个人,而是刘汉天下。

赵云这个人完美就完美在他是真正以匡扶汉室天下为己任的,一心想要恢复刘汉江山。他想要的主公,或者是能够放心用他的主公,一定是要和他有一样的志向,公孙瓒显然不具备这个志向,或者是那时候的几乎每一个诸侯都不具备这个志向,他们要么是化地自治,要么是想取汉代之。

只有刘备和刘虞这种汉室后人才和赵云一样,想要恢复汉室江山,包括刘备后期之所以不重用赵云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知道赵云并不是对自己忠心,而是对汉室天下忠心。这个看上去一样,刘备不就是汉室的后人吗?蜀国不就是蜀汉吗?但是本质上还是不同的。

连刘备都如此,公孙瓒自然不用多说。

三、赵云的出身太低,难以得到公孙瓒的重视

赵云一辈子就没有担任过什么高的职位,究其原因肯定不全是能力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出身。明白人都知道,刘备集团得到重用的几乎每个人都是名门望族之人,除了关羽和张飞之外,包括诸葛亮。他虽然看上去只是一个南阳山中的农夫,其实人家原本是琅琊诸葛氏的后人。但是赵云,却是真真正正的普通百姓出身,而且不同于关张,和刘备起于微末,有兄弟之情。

刘备的麾下尚且如此,公孙瓒的麾下自然更是如此。当时公孙瓒急于脱离刘虞的管辖,向南发展,而他最大的敌人袁绍最为依仗的是什么呢?无非就是一个四世三公的头衔。所以当时公孙瓒重用的每个人也都是士族中人,或者本身已经具备不小名气的人,但赵云显然不在此列。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