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晚期的张泌则更大胆。
“古树噪寒鸦,满庭枫叶芦花。
昼灯当午隔轻纱,画阁竹帘斜影。”
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就是自白居易后,庭院里也开始用枫叶配芦花,形成园林小景观。
第二种可能,他说的是秋天的别意,用的是白居易的典故,不算实有所指。
但是宋朝之后,枫叶芦花就成了经典的实景和诗景。因为宋朝造景运动比唐朝旺盛。文人审美的宋朝将枫叶芦花从纸上扩展到生活里。
有水岸芦花的地方,无论如何也要栽上枫树。宋朝杜撰唐朝的典故多着,更何况枫叶芦花本来就是名句名典。
从精神上致意白居易的有大家欧阳修。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
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
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
欧阳修《减字木兰花·伤怀离抱》
这首词明显是致敬《琵琶行》,但是枫叶荻花,秋瑟瑟在这里成了“枫叶荻花秋索索”,我怀疑欧阳修看到的琵琶行的版本不一样,因为在送草,还有一个词人张孝祥也是用的“枫叶荻花秋索索。”
“江头送客。枫叶荻花秋索索。
弦索休弹。清泪无多怕湿衫。
故人相遇。不醉如何归得去。
我醉忘归。烟满空江月满堤。”
同样是琵琶行里的意境,所以我怀疑宋朝人读的琵琶行和我们今天读的不一样。
宋朝另一个大家苏轼也有好诗
“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
平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
苏轼《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那么苏东坡看到的是天然的枫叶芦花,或者它们并不在同一望眼之中,并不同框,但枫叶芦花几乎也成了宋词秋天里的标配。而且枫叶芦花的审美变得开阔自然。
如果白居易是以悲伤秋情开启了枫叶芦花的诗美,宋朝之后,一部分诗人继续按照伤别的路数进行创作,而另一部分诗人则是将枫叶芦花变成了人文情怀的秋美。
“枫叶芦花满钓船,水风清处枕琴眠。
觉来失却潇湘月,却问青山觅酒钱。”
宋朝 吴则礼《诗一首》
这真是想有多美就有多美,那叫悠闲的钓鱼船上,枫叶和芦花落满了船头。这是晚秋明丽悠闲的诗篇,只是这样的地方的确难得,因为枫叶芦花,渔船同时同框。
“
占断江鸥万里天,不贪城市卖鱼钱。
前村酒熟不归舍,枫叶芦花相伴眠。”
宋朝舒岳祥《渔父词》
枫叶芦花回到了最自然最田园的审美,这芦花或者在水中,这枫叶或者在山里,但是它们共同构筑了秋天的风景。
这种景观起自白居易的伤离别,却后来又有自己天然的生命力。成为秋天人们审美不可缺失的一环。只有芦花枫叶看遍,才算经历了完整的秋天吧。
在这一点上白居易的“枫叶荻花秋瑟瑟”的诗境,对于秋天的审美而言,功不可没。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